“我們現在終于北上了”
杭州灣海風吹來,與臺灣海峽那邊的風浪不遑多讓,士兵們黑黝黝的臉上雖被海風吹得生疼,被驕陽曬得猛烈,但更加激發他們心中的昂揚斗志。
李源站在船舷上,回憶往事,從慶元府一介書生,到囚牢中的犯人,再遇上皇趙竑,輾轉澎湖,再到上皇登基成為沿海制置司組建澎湖海軍,如今為沿海制置司,兼漣、海州四州節度使,率領一萬八千士兵北上,李源想想他的人生很值得。
船上他一直都在研究山東地區的地圖,特別是即墨這一帶的位置。
前宋時期,即墨屬京東東路萊州東萊郡,金國占據之后,改京東為山東,即墨屬山東東路萊州。
如今即墨隸屬于益都路膠州,所以說即墨是李璮的地盤
皇帝要派他們去攻占即墨,會不會與李璮撕破臉皮士兵們也都這么想。
但李源不怎么想,因為這是趙誦與李璮私下制定的戰略意圖。
他沒有告訴他的士兵們。
而宋國攻占即墨縣,李璮就可以御宋之名實行軍事行動。
此時李源告訴他的士兵們“即墨自古地利魚鹽,曾為齊東之饒邑,之后卻失落為青州疲邑,如今我宋國來此,必訓練士兵、擴建城池、修筑炮臺、漁港。”
然后他拿出地圖,指著即墨縣城城東南角一塊地方,對士兵道“陛下告訴我,即墨縣城東南這處灣口的狹長位置,非常不錯,這里雖只有漁村,但我軍可占此處,與即墨形成掎角之勢,將來我們還要在這里開鑿運河”
這幾日李源一直講解海軍登陸即墨之后的出兵計劃,給士兵們壯士氣。
士兵聽了胸中的熱血都沸騰起來。
海上的行程并不孤單,貿易的船只已經橫行在海上,來往東西南北,擔負起天下泰半的賦稅。
李源知道此番北上他們不需要動兵,只需要占盡地利、徐徐發展即可。
當年他占澎湖亦是如此,所以此番北上皇帝親自點了他的名。
在趙誦的詔令下達之后。
平江府,許浦鎮
這里是大宋水軍戍守要地。
宋高宗建炎初年,韓世忠討苗正彥,駐軍許浦,后置鎮,亦作滸浦。
如今許浦這邊已經集結了三千艘漁船。
李源水軍到達許浦之后,只見許浦這邊的港口上有漁船三千艘。
李源知道漁船的規模要比戰船小不少,不過在海上的靈活性要很強。
而這三千漁船也是為了配合李源北上的行動,而漁船現階段的用途并不是運送武器,而是全權聽李源的調遣。
大概又過了一日半后,他們的戰船就來到了海州的附近。
遙望海州的時候,海中郁洲浮現。
郁洲島周長數百里,地勢險要,又孤處海中,易守難攻,且島上土地肥沃,既能耕種,還有魚鹽之利。
李源不由想到,若占據海州,就可攻徐州,拿下徐州后,四戰之地的開封府就基本守不住了。
如今這里是宋蒙兩國邊界分隔所在。
此番北上他們就是要接管海州這邊的。
李源一聲令下,船帆降落,五十艘先頭北上的海船全都靠在碼頭上。
王文統剛下海州的時候,這時候卻在海州港口上見到了宋國的海船。
那些海船的體積實在太過龐大,有些海船的樣式他還是第一次見,不禁感嘆宋國實力的雄厚。
在海上,宋國水師無疑天下第一。
之后他又想到一個問題,他此番北上也是乘坐的海船,這海船之間的速度應該也差不多,為何宋國的海軍會這么快就來了。
王文統想來就細思極恐。
張飛揚見著海船的時候胸中血液不禁沸騰起來。
好像很久都沒有這種感覺了。
王文統瞥了他一眼,張飛揚年輕的時候曾是一員猛將,后來從馬上摔下來撞壞了腦子,所以才是現在這幅樣子,委實可惜。
王文統見到宋人送來了糧食與軍械,心里激動萬分,囑咐下面的人“這些糧食要盡快送到益都,交給世侯”
而后見到是一個統領水軍的將領。
王文統才知對方是統轄澎湖海軍的李源,此番帶了一些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