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替我守好開平,我必厚待諸位”
“是”
忽必烈命人真金的靈柩停在大殿中,除喪禮,宣誓起兵。
忽必烈將城內能調的兵馬全都調集了,很快開平進入了戰爭的狀態。
忽必烈披甲上陣,登上開平的城頭觀戰并鼓舞士氣。
“現在情況如何”忽必烈問守城的萬戶阿斯
“宗王,阿藍答兒他們就在河邊上駐著,也沒來攻。”阿斯眼神中時刻警惕地看著遠處。
“阿斯,你若守護好北城門,我升你的官”
“小的謝宗王。”
張柔在分析前線的戰報之后思索著,急匆匆上了城墻。
忽必烈見到張柔氣喘吁吁趕了過來忙問“老將軍有何要事,是不是阿藍答兒那邊有動靜”
張柔的臉色露出高興的樣子,他喘了口氣“宗王,我已斬獲敵軍斥候寫的信”
“慢慢說。”
“宗王,阿藍答兒的軍隊雖對外號稱十萬,卻只有三萬五千六百五十人,而且他們還想依靠脫里赤在燕京城的兵馬,聯合來攻”
“所以他們現在在等脫里赤的兵馬”
張柔點點頭。
忽必烈聽聞不禁有些振奮起來,他去年率大軍北返的時候趕回燕京城,控制住了脫里赤,才讓情勢沒往更壞的地方發展,否則放任脫里赤在燕京城內外征兵,他現在的處境就更加艱難。
忽必烈聽完之后就對張柔道“老將軍,整個開平防守就交給你了。”
張柔見狀立即拱手,一副信心十足的樣子“我必完成宗王囑托”
一直等到晚上,敵人都沒開戰,但忽必烈站在城頭很久了,此時城門上忽然起了大風,所有的旗幟都在往被吹,忽必烈看了旗幟的方向,靜默起來,這阿藍答兒會不會知道了消息,所以在耗著。
姚樞怕忽必烈硬撐著身體就對他道“宗王還請回去歇息”
“無礙,我現在腦子里想著盡快擊退和林的兵馬”
“宗王的身子要緊”姚樞沒有說下去,他想說世子真金的死。
“我知道你擔心什么,如今喪禮暫除,一切等打完仗后再說”忽必烈朝著遠處王府看去,心里再度彌漫悲傷。
“是。”姚樞知道忽必烈現在所有的心思都在打贏和林的軍隊。
遠處的河流穿過山林,越過湖泊,如果在白天,這里就是一派山清水秀、天藍云白、鳥語花香、牛羊肥壯的場景了。
遼時這里稱為“炭山”或“涼陘”,金時為“金蓮川”。
當年,這里是遼太祖征奚大獲全勝、勒石記功的地方,也是遼太宗耶律德光南征北討的地方,還是蕭太后在此坐鎮,指揮“高梁河之戰”、“瓦橋關之戰”的地方。當年這里還是遼人清暑、巡幸,接受屬國進貢、部族朝見,研究、部署安邦定國大計的地方。
不過到了晚上,這里就顯得有些靜默地可怕了。
萬戶蕭十萬心思沉重,他沒收到脫里赤的信函,也沒見到脫里赤的一兵一卒,如今南下圍攻開平城確實有些草率了。
他從漠北開始征兵,也在漠北訓練兵馬三月有余,但兵力只有三萬多而已。
去年南下征討的兵馬大部分被宋人殲滅,還有不少被俘,剩下的老弱病殘才得以回到漠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