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浙路一旦合并,要裁撤一部分官僚”
趙誦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就看看站著的這些官員。
當趙誦說完之后下面的官員果然在竊竊私語,若是這樣的話,有很多人會失去俸祿,而且會引起朝野上下一片反對聲。
趙誦對吳潛他們說“兩浙路雖然要裁撤一些官僚,但朝廷自然會處理好這些官僚的去路的,具體如何做,朕希望你們上折子各抒已見,下次的時候再討論這個問題。”
趙誦認為冗官這個話題太沉重了,畢竟與官員息息相關,會影響一部分人的仕途與退休問題。
而且見他們的樣子似乎不想在朝堂上議論冗官這個話題。
所以趙誦就適當地跳過了這個,接著他改問冗兵與冗費。
“陛下,我朝士兵太多,武將握有兵權,重開武學,是否有窮兵黷武,重啟五代十國亂政的局面”
有人不時適宜地提了出來,趙誦有些挑眉,那人是個妥妥的守舊派,而且還是御史臺的官員,所以才上了折子怒批開武舉的弊端。
“朝廷現在并無冗兵,當今各軍兵馬,是為了防備蒙古南下,所以現在若要讓朝廷裁撤軍隊那是不可能的。我宋國士兵在數量上暫時還要保持一定的軍力,來威懾宵小之輩。至于武學,主要是培養軍官,誰說軍官的人選一定是武人,文人也可出任啊,只要你憑真才實學就可勝任”
趙誦覺得數量上已經差不多了,現在要在質量上下功夫,所以在去年的時候他就重開了武學,第一屆主要是軍官的培養。
“在一個好的軍官的帶領下,就會有一批好的士兵。”
趙誦說的這一點,吳潛、劉秉忠他們也贊成,那御史臺官員也就理屈詞窮了,看了賈似道一眼。
賈似道依舊站在人前,聽著朝堂上的議論,心里在打著小九九。
趙誦面向賈似道笑了笑。
賈似道的臉忽然間黑了下來。
趙誦知道這御史臺官員是賈似道的人。
接著朝會上開始議論冗費。
“至于冗費,去年的時候就已經解決了一部分,朝廷現在每一分錢都花在了正道上。朝廷如今在各地開設市舶司,又派專門的官員來管理市舶司管稅,各種海外商品按照品類征稅,在這一方面上解決了之前的問題,為朝廷開了源朝廷也征收了稅,才能擴建鄂州、臨安和臺北城。”
大臣們覺得如今各地都在大興土木,戶部財政能支撐到現在就是個奇跡。
“”
“三冗問題一直存在,所以諸位回去后有話可以寫在折子上。”
討論了很長時間之后,趙誦見時間差不多了,就開始散朝。
“今日就說到這了,諸位回去后各擬折子給朕看”
大朝會之后臨安的報紙直接登載了三冗問題。
“陛下這是要對三冗下手了”很多人直觀的感受就是如此。
有些人希望朝廷解決三冗問題,但三冗都幾百年了,若是解決不好必然會引起朝政動蕩。
若是能解決,那就更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