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后,燕京城內,年年有余商號之中,眾人齊聚一堂。
杜子如對眾人說“我剛收到陛下的信函,你們知道陛下怎么說么”
見到杜子如在吊著他們胃口。
眾人急急追問。
杜子如就對他們說“原來陛下早就知道阿藍答兒敗退之事,接下來阿里不哥就會親自出戰。陛下這次又派軍北上,現在到了登州了,這次軍隊是來自臺灣府那邊”
王安感嘆道“陛下果然料事如神”
杜子如接著說“陛下還說,雖然阿藍答兒逃走了,但只要和林的實力仍在,仍會對忽必烈造成傷害,所以這點他讓我們放心,至于李璮那邊,若是李璮有任何行動,那我們就盡量配合他”
“陛下這是要李璮盡快出兵么”
“這倒沒有說,而且李璮現在仍舊按兵不動。”
“陛下覺得不應該讓忽必烈有喘息的機會。”
王安問眾人“你們覺得李璮若要北上攻打燕京,事情成功的有幾成把握”
劉平道“恐怕四五成不到,畢竟現在忽必烈可以騰出手了。”
傅紅月說道“不對,應該有六七成,還有關中劉太平他們。”
劉平搖搖頭“可是到現在為止我們都還沒受到關中那邊的丁點消息。”
王安說“關中那邊暫時不管,燕京現有三萬守軍,我們現在有一萬士兵,你們覺得到時候打起來誰勝利的希望大。”
劉平道“沒有李璮的帶頭,我們暫時也守不住這座城,我們的兵力不夠,大部分還未到,受到其他軍隊的攻擊,還不如讓李璮先率軍攻占,我們暗中控制。”
這時候山東來了消息。
李璮直接攻占了山東周邊的幾座州縣,對外號稱為了防備宋人北進,不得不占據這幾座城池,暫時收納城內百姓以及糧草,以備應戰。
這個消息讓眾人覺得李璮很是無恥,但這種無恥讓他們很是喜歡。
“果然李璮坐不住了,恨不得早日發兵燕京。”
“不知道忽必烈會不會震怒,趁機討伐李璮”
“只要李璮做的不過分,忽必烈暫時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
“現在李璮也只是以防備我大宋的名義攻占縣城,這個忽必烈也不會怪罪于他。”杜子如見他們聽不懂,就說“陛下對我說過,忽必烈剛剛繼位,還需要調節國內矛盾,也要推行新政,暫時不會對漢世侯動手的,而且他也不會分不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
杜子如的話有些難懂,但因為是皇帝說的,他們就開始細細咀嚼起來,之后才漸漸明白皇帝說的話。
劉平這時候問來人“李璮攻占附近州縣,嚴家與張家怎么說”
王安說“這兩家朝廷已經派人游說過,所以李璮起兵之后并沒有任何反應,而且李璮也沒有趁機傷害這兩家,暫時來說不會有事,而且李璮之后也沒有發兵北上的跡象。”
“這其中應該有王文統的功勞,否則李璮現在就是個無頭的蒼蠅。”
王安說“王文統是個能夠看清楚大勢之人,雖不在李璮身邊,但也能書信幫助解決李璮的危機。”
杜子如建議道“既如此,為何我們不挑個人,模仿王文統的筆跡,給李璮寄信呢”
“子如說的這個,倒是個好主意,畢竟我們可以影響李璮。”
王安說“這個你們才想到,不應該啊。”
眾人面面相覷。
遠在益都府的李璮也得知忽必烈與阿藍答兒打了一仗,阿藍答兒逃回漠北去的消息。
阿里不哥仍在,所以漠北那邊的威勢依舊存在。
日后阿里不哥與忽必烈必然還有殊死搏斗。
李璮這時候又關注關中那邊的消息。
因為王文統和他說過,關中那邊將會有一場大戰。
李璮只好暫時耐著性子,等著他們兩敗俱傷。
現在他剛占據了周邊幾座縣城,收了不少糧草,然后有又將城池還給了蒙古朝廷,以表示他只是為了防備宋國北上之心。
這些都是王文統交待他做的。
李璮雖有不甘,但仍舊照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