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秉忠拱手道“百一先生,這幾日在臨安過的可好這些都是我們帶來的特產,都是兩浙路那邊買來的。”
“還行。”王鄂然后說“你們帶這些東西來看老夫,老夫非常高興,不過我知道你們今日前來,必然有其他事,都認識這么多年了,不妨開門見山吧。”
“百一先生這次來臨安就待在這里好了,我讓陛下也請你們家人來臨安。”
“老夫奉陛下的使命出使山東,現在被你們抓來了,你們要做什么,悉聽尊便就是,大不了一死。”
“百一先生,子聰不是這個意思,您誤會了。”
“聰書記,我們相識一場,好歹放過我家人,你們要殺我或者軟禁我都可以,我求求你們了。”
竇默在邊上道“百一先生有所不知,如今北方雪災,災民四起,恐怕到時候北方要大亂,為了您和您家人的安全,所以子聰才讓他們將百一先生的家人帶來南方,恐怕在百一先生離開燕京的時候,您家人就已經南下了。”
王鄂驚呼“什么”
劉秉忠道“是的,當年我們來臨安,也和您的境況一樣,所以此時我們也是無能為力,因為陛下早已將您列入重點保護對象了。”
王鄂不太明白“重點保護對象”
廉希憲道“我當時的反應也和您差不多,但后來不也歸降了宋國,更何況您家人還是在山東地界,恐怕早就被陛下保護起來了,下次陛下要見您,估計會讓您和您家人在臨安城見面,這次他讓我們來,就是先和您敘敘舊,給您疏導疏導。”
“若真的是那樣的話,那老夫還真回不去了。”
“百一先生現在臨安也好,不想投降大宋也行。楊老先生就是個例子。”
“若百一先生生活上有難處,可以找我們。”
王鄂一臉黑線,他以為趙誦擒他來是為了讓他投靠宋國,沒想到只是他想多了,或許只是為了讓忽必烈那邊的墻角松動吧。
王鄂早就想問了,此時便問他們“當初你們為何投降宋國忘了我們在金蓮川幕府的情誼了么忘了陛下對我們的期望了嗎”
劉秉忠道“我們沒忘,一輩子都記得,不過當我們選擇入宋的那一刻,我們就與宗王一刀兩斷了,我們考慮的是天下百姓。”
“將來在戰場上若是遇到宗王,我們會向陛下求情,讓他饒宗王一命。”
竇默點點頭“子聰說得對,我們想的是百姓,而不是君王,如果陛下是暴君,我們現在會投降宋國這是大家經過深思熟慮之后做出的決定,若當初宋帝是暴君,我們早已自盡了,為何還選擇投降呢。”
“你們不逼著老夫投降,算照顧了以前的同僚之情,今后還請諸位勿要說起這事。”
劉秉忠道“那就不談這個了,不過到時候陛下會親自在西湖面見先生您。”
“好,既然你家天子要見我,我當然也要見他。”
“那就好,我還怕百一先生拒絕呢。”
劉秉忠他們與王鄂相談了半日,到了日落的時候才各自回府。
王鄂當日下午就收到朝廷詔書,果真,明日一早皇帝要在西湖宴請他們。
鴻臚寺的官員也給王鄂他們準備了新衣服。
王鄂第二天一早起來的時候并沒有穿上新衣服。
穿著新衣的王磐錯愕地看著王鄂,“這是陛下賞賜的,今日你可還要面見天子呢。”
王鄂笑著說“我家天子在北方,這是你家天子,我還是穿著我家天子賞賜的衣服比較好。”
王磐道“不和你說這些了,門外的車子都已準備妥當,現在老夫要上車了。”
王鄂緊隨其后。
于是二人上了馬車,在侍衛的護送下前往西湖。
今日的西湖早已沒了游人,因為這里要舉行一場國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