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最終道“要是我們現在開戰,就等于中了宋人的奸計了,宋人巴不得我們開戰呢。這樣我朝南北兩線作戰,不利我大蒙古國耳所以這一紙協議,就當放了個空屁,也就作廢了。”
“唉”
然后李應徽將漠北來的密報上呈忽必烈。
忽必烈聽完沒多久。
“這阿里不哥果然要來了。”
忽然北方來了奏報。
“陛下,不好了,阿里不哥帶兵南下了”
忽必烈一下子從龍椅上起身,眼神緊緊的盯著面前的那個傳遞軍令的士兵。
“賊子此番帶了多少兵馬”
“號稱十萬兵馬”
“十萬兵馬”
忽必烈不信阿里不哥會有這么多的兵馬。
他道“有五萬就不錯了。”
“這次我最擔心的就是阿里不哥令劉太平等人的士兵從關中東進。”
“關中那邊有郭侃的軍隊。郭帥雖然對宋作戰失利,但對劉太平應該綽綽有余。”
聽海思賽等人說起郭侃,忽必烈又想起陳年舊事。
“兩線作戰,是我最擔心的。不過我們也要分的清現在的敵人是誰。我們只有先打敗阿里不哥,才能讓劉太平膽寒,不戰而屈人之兵。”
“要是還有一個宋國也趁機北上,那陛下,我們這次就要傾全國之兵。”
聽了張柔說的,忽必烈陷入了沉思。
接著忽必烈高昂精神道“此番我定要生擒阿里不哥,令其俯首稱臣永絕后患就算是傾全國之兵又如何”
“陛下英明”
“張將軍、史將軍,你們兩位老將軍現在各自準備兵馬去吧。”
張柔和史天澤立馬下去了。
在開平城上下軍民應對阿里不哥南下,調兵遣將之際。
五月中旬某日。
天氣燥熱的一日。
劉太平身披戰甲,焚香禱告、殺雞宰牛之后。
終于率軍出戰了。
此番劉太平只在關中留了三萬兵馬,他帶著二十二萬各種雜牌兵馬直接出了關中。
身后就是八百里秦川。
五月下旬,劉太平的軍隊終于抵達潼關。
隨著麾下將領開了潼關之后,在劉太平的眼中就是關東了。
洛陽就在前面了。
劉太平并不知道在關山險阻的南側,楊文安的眼睛睜正盯著關中這塊土地。
楊文安清楚他若要占據關中,就必須等劉太平與郭侃他們的軍隊打的難舍難分,最好就是劉太平的軍隊覆滅,到時候他才能殺向關中,趁機占領關中之地。
楊克定問楊文安“楊將軍,我們要占據關中么”
楊文安點點頭,一臉堅定的樣子。
楊克定興奮的點點頭,這一天終于要來了。
他們已經等了許久了。
雖然他們和劉太平是盟友,可他知道不過是利用了劉太平罷了。
關中那邊的情況也早被江澄等人打探個一清二楚了。
劉太平留下了三萬兵馬留守長安城。
可那三萬兵馬皆老弱病殘之人。
此時,楊文安后來收到了襄陽那邊的來報。
楊文安知道關中有希望了。
此時襄陽的新軍正在北上的途中。
宋軍的火炮也在陸續北抵。
他們知道在不久的將來,在洛陽地區會發生一場大規模的戰爭。
那里即將成為蒙古人的屠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