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把阿里不哥帶到和林的同時,他派相哥親自坐鎮漠北,監視阿里不哥,順便監視那些宗王,讓西邊的那些宗王不敢有輕舉妄動的跡象。
當日,忽必烈就率軍南返。
此時開平一片升騰,都在慶祝他們的大汗,他們的皇帝打了勝仗。
次日一早,真金的棺槨也被安葬在了金蓮川上。
了卻了忽必烈的一樁心病。
雖然忽必烈還在傷心之中,但他解決了一個仇敵之后,此時悲痛早就過去了。
即便他親手殺了真金。
但那也只是誤殺而已。
在開平城修整了三日之后,他直接帶著張柔和史天澤他們南下了,順便將阿里不哥的漠北軍團也帶到了南方。
此時南方的戰爭才是重中之重。
一個弄的不好,忽必烈覺得即將要多線作戰了。
所以他要快速解決劉太平的軍隊。
然后慢慢恢復國內的生計。
當他的軍隊到達燕京城的時候,忽然就聽到中原各路流民作亂的消息。
而劉太平與郭侃則正在對峙中,中原戰場陷入了膠著之中。
忽必烈的頭都大了。
以上都是他目前得知的消息。
至于宋國,忽必烈總覺得這次宋國不會選擇作壁上觀的,一定會在關鍵的時候出手的。
燕京城
王安等人站在樓上,親眼看著忽必烈的軍隊進入燕京城了。
他們對阿里不哥的失敗一點都不感到驚訝,因為陛下一早就預料到了。
“這次忽必烈南下,我們的計劃就要實施了。”
王安邊上的杜子如道“只要忽必烈離開燕京去中原,然后再讓李璮出兵北上奇襲燕京,徹底占據燕京,將會對忽必烈的統治造成巨大的影響。”
接著王安、杜子如與燕京城中的眾人商議之后,就寫信給了李璮。
與此同時,王文統也第一時間知道了忽必烈進京的消息,他們這些燕京城官員第一時間就去參拜了忽必烈。
忽必烈這次見到姚樞,感覺姚樞老了不少,也憔悴了不少。
他本來想和姚樞商議中原的戰事,但看現在姚樞的情況,還是讓他好好休息為好。
姚樞卻不肯下去歇息,畢竟他還要主持中書省的工作。
忽必烈心道看來還得在民間征辟人才,不能讓姚樞累垮了身子,否則朝中就失去了一棵大樹。
此時他把目光看向不遠處站著的王文統。
王文統知道他的機會來了。
自來了燕京之后,他擔任了新一屆朝廷的平章政事,如今又改革各種政務,在忽必烈的默認支持之下設了十路宣撫司,取得很好的效果,詔命鑄造中統元寶交鈔。
在忽必烈北上平叛阿里不哥的時候,所有差派以及征收鹽鐵稅等事,都交由王文統等人處理。
此時的王文統儼然熾手可熱的人物。
王文統也覺得他進入了忽必烈主導的權力中心。
姚樞則看著王文統,他總覺得王文統是一個不安分的人物,畢竟王文統與李璮有特殊的關系,而且還是在這種特殊的時刻,所以要小心防備才是。
他打算等王文統離開之后,提醒他們的大汗與皇帝。
等到王文統走后,姚樞單獨留了下來,他對忽必烈說起了這件事情。
忽必烈聽了姚樞說的話,立即道“現在正是用人之際,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等朕穩定中原之后,再看情況。”
姚樞知道現在不是搞內部之爭的時候,所以也就閉口不談了。
山東益都府,在得知忽必烈戰勝阿里不哥之后,李璮始終覺得他錯過了一次絕佳的機會,否則那個時候他就占領了燕京城。
但想到現在忽必烈親率大軍南下,李璮又覺得還是趁忽必烈與劉太平膠著的時候再說吧。
畢竟中原現在可是亂的很,有不少流民正組成各種義軍,公然在對抗蒙古朝廷。
就在這個時候,李璮收到了王文統的信函以及宋軍的信函。
李璮才下定決心要出兵了。
這次他要北上,走的則是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