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萬歲,大宋萬歲”
趙誦聞言,激動萬分,這就是他想要達到的效果。
緊接著,皇帝趙誦接著頒布了一系列的軍令狀,任命各個將領各自率領麾下的軍隊出戰。
將領們在得知即將出戰的時候,顯得非常激動。
當日,各將領就帶著軍隊奔赴中原戰場,等待忽必烈與李璮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出戰。
在他們出了登州之后,趙誦并沒有松懈下來。
此時他得到另外一個消息,宋國的另外一支軍隊已經登上了遼東半島。
雖然也有人反對分兵遼東半島。
畢竟那邊現在宋國的控制還很弱,但趙誦知道,之后要統一中華,對朝廷布局來說非常重要。
而劉秉忠也堅持了趙誦的看法。
這一天他們乘船去了沙門島。
如今的沙門島是海上重要的軍事堡壘,也是日后北方海戰的關鍵點。
此時在中原,忽必烈已經到了河北的地界。
與李璮也差不了多遠了。
忽必烈的步伐慢了下來,士兵們在打探李璮的消息。
忽必烈的臉色不是很好,因為這次他還打聽到一個消息。
李璮與宋國聯合了。
所以這次李璮敢出兵燕京,也是得到了宋國的助力。
這讓忽必烈一籌莫展。
他問仇榮“山東那邊如何了”
仇榮道“陛下派去的使臣也從濟南和東平回來了,張家和嚴家也收了陛下帶去的禮物,我想張家與嚴家應該不會失信于朝廷的,他們必會對益都府下手的。”
忽必烈對仇榮說“仇先生說的是,按照時日應該差不多了,益都府應該被張家和嚴家控制了,李家那個不過是個扶不起的阿斗,這次戰勝了李璮,朕必對張家和嚴家重賞。”
但忽必烈心里卻想著,此番結束中原混亂之后,他一定要削弱漢世侯的勢力,不能讓這些漢人勢力為所欲為了,否則他怎么統治偌大的蒙古帝國。
再者他決定要改變以往對漢人的懷柔政策了。
就是因為劉秉忠、竇默他們投敵,李璮叛亂,才導致如今北方的局勢大變。
所以此時他對漢人存在了芥蒂之心。
仇榮并不知道這位蒙古大汗的想法,他對忽必烈說“現在山東沒有后顧之憂,陛下就可以全力對付李璮了。”
“話雖如此,可宋國就是一條餓狼啊”
“陛下常年征戰,對付區區一個李璮應該不在話下。”仇榮對忽必烈說。
忽必烈聞言有些驚訝,隨即哈哈大笑起來“仇先生說的極是,既然如此,那朕就發兵北上了。”
此時他們并不知道山東的局勢早就不被他們控制了。
此刻,在河北的李璮并不知道他的兒子李彥簡已經被帶到登州軟禁了,更不知道他的根基之地益都府也被宋國控制了。
他在益都府苦心孤詣經營了一輩子的父輩基業,就這樣被宋國慢慢控制住了。
李璮知道現在他們要快點戰勝忽必烈,取得戰爭的勝利,這樣才可以從趙誦那里得到他想要的。
李源卻心知肚明,不過當務之急還是應該和李璮一起對付忽必烈。
幽燕之地可是朝廷千辛萬苦才攻下的,不能丟掉。
此時北方王安、杜子如、汪太和他們帶著兵馬穩定了幽燕附近的州縣。
連在城內的三萬李璮軍隊也被王文統控制住了。
王文統為了保證宋國完全控制燕京城,就把李璮的三萬大軍調出了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