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李璮還在涿州等著忽必烈的大軍來攻,連續幾日,他吃不好也睡不好,每次去李源軍前都被阻攔了回去,自始至終都沒見到對方的臉。
李璮知道這是李源故意不見他,連去了幾日后就再也不去李源那兒了。
氣得李璮破口大罵,但又不能和宋國現在撕破臉皮了。
那邊李源已經到了燕京城。
李源這次到燕京,是因為得到風聲的消息,李璮的三萬軍隊全部控制住了。
王文統為此將燕京城李璮的三萬大軍全部調出燕京城了,同時也把李璮麾下的將領全部控制起來了。
接著王文統將三萬大軍的指揮權全都交給了李源統領。
這下子李源手中就有十三萬軍隊了。
讓李源高興的是,宋國已經完全控制了整座燕京城。
而在此時,李源又得到消息,皇帝趙誦一行人要來燕京視察了。
李源非常意外,其他人同樣如此。
眾人開始準備接待皇帝的事宜工作。
此時他們也在加緊修筑燕京城的城防,確保皇帝的安全。
風聲也在暗地中為朝廷鏟除了一些有威脅的人。
十一下旬,雖然北方的溫度很低,但天色大好,趙誦一行人終于來到了燕京城。
山東所有的事情暫時交給了竇默等人處理。
劉秉忠等人自從跟著忽必烈南征,離開燕京城已經好幾年了。
此時再次回到燕京城,宛若舊地重游的感覺,雖然眼下這座城池的主人終于換了一人,但他們都特別高興。
劉秉忠來到燕京之后,發現這里雖然才被宋國收復,但燕京城并沒有荒涼的感覺,而百姓們的生活一點兒都沒有受到影響,甚至要比蒙古統治這里好多了。
來燕京的首要任務,他們先去悼念了姚樞。
聽聞宋國皇帝親自出馬悼念姚樞,太極書院的學生以及從太極書院出來的各級原蒙古官員在張雄飛的帶領下來到了香山。
見到許多太極書院出來的人在山下等候,劉秉忠并不意外,他今天來此,一是為了悼念姚樞,二是為了緩和與他們的矛盾,替朝廷安撫這些人。
太極學院系的人也見到了劉秉忠他們,看到劉秉忠好好的,他們有些意外。
雖然也有人抱怨劉秉忠等人投降宋國,但在今天他們都安分守己,為了一個人暫時放下了仇恨。
劉秉忠站在姚樞的墓前,親自讀了祭文,燒掉了一路以來寫好的文章。
燒完之后,劉秉忠早已淚流滿面,想起了與姚樞的點點滴滴,竟然唏噓不已。
因為情緒波動太大,差點昏了過去,幸好趙誦發現了立馬扶住他。
眾人看到劉秉忠為了祭奠姚樞,差點昏倒,一時間有些感動了。
所有人都朝著墓前的石碑站著,深深的鞠了一躬。
接著,皇帝趙誦親自給姚樞上了一炷香。
趙誦從未見過姚樞,要是那時候他在燕京城,他一定會阻止姚樞自殺。此時想來,有些遺憾,但心底為姚樞的壯舉而欽佩。
這時候太極學院系的人見到宋國皇帝也在悼念姚樞,這份情感很是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