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封王的旨意讓仇榮與溫都都甚是驚訝。
忽必烈的龍目注視著仇榮與溫都“朕這么做,你們覺得可行吧”
仇榮知道
忽必烈這是要將籌碼押到郭侃的身上了。
這樣做也是可以的。
其實封王不封王的,到時候憑的都是功勛。
仇榮連連贊嘆道“陛下英明,這樣我蒙古將士自然為了功勛肝腦涂地、為國捐軀”
忽必烈這也是沒有辦法了,他這是激勵將士們的的一種手段。
忽必烈轉頭,拍了拍溫都的肩膀“溫都,你可不要讓朕失望啊”
溫都點點頭,他知道忽必烈為了他,親赴險地,他非常感動,現在有了這道旨意之后,他對皇帝更加死心塌地了。
他也向往殺敵封王。
當夜,忽必烈傳令士兵收拾行囊,第二日天未亮的時候,大軍就離開了這里。
此行,忽必烈一路北上,到處傳布他的圣旨。
李源得知忽必烈離開之后,派人在忽必烈北上的沿途打探消息。
確定忽必烈沒有去攻打燕京城,李源就把目光轉向這些剛收復的地區,他現在要盡快讓這些地方的百姓認同大宋王朝,接受大宋的統治。
畢竟這些地方已經被胡人統治了百年,在文化和歸屬上與大宋脫節了很久。
甚至不少地方的百姓已經穿起了胡服,忘了他們的根。
同時派去的將領也掃蕩了涿州城的每一個角落,確定沒有蒙古人之后,李源才下令派人接手涿州城。
同時,李源也得知忽必烈下的那道旨意。
他只感嘆這個敵人才是大宋朝廷的宿敵,要不是現在中原尚未一統。
能收復一寸土地就收復一寸土地。
大宋朝廷還抽不出這么多的力量來對付忽必烈。
只能利用現在的矛盾來對付忽必烈。
李璮回到燕京的時候松了一口氣,還好活著回來了。
雖然損失了六萬軍隊,但他在燕京還有三萬兵馬。
現在李源還沒回燕京,李璮腦海中忽然起了一種心思。
這次回來,他是要提前拿下這座燕京城的,畢竟他也有功勞。
王文統聽聞李璮回來之后,立馬見了他。
李璮就把他的這種想法和王文統說了起來,說完還看著王文統,希望王文統能給他一個參考的意見。
王文統早就心向宋國了,他這也是保全王家,也是為了李璮好,畢竟李璮父子不是九五君王,治國理政方面也遠不及宋國皇帝。
更何況現在宋國皇帝已經扣押了李彥簡,讓竇默掌管了益都府,山東的張家與嚴家也站在了宋國這邊。將來山東,甚至整個天下,遲早被宋國統治。
王文統聽完沒有說話,而是問李璮有幾成把握。
“現在李源不在燕京,正好下手”
王文統知道李璮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掉淚,于是就順水推舟,成全了李璮所思所想。
“既如此,世侯,那越快越好。”
李璮聽了王文統說的,激動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