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站起來的王龁再次單膝跪地:“末將必不負武安君之望,若領軍不利,愿領重責。”
“恩。”
白起當著王龁的面寫信,信中的內容就是他說的。
先訓責白暉懶散,然后讓白暉自己打仗。接下來便是建議,建議白暉給蒙驁、王龁、白平三個人一些機會,適當的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才能,大秦需要更多的統帥級將領。
信當著王龁的面寫的,也是由王龁來封的。
“三日,交接軍務,速速返回宜陽。”
“諾!”
王龁離開后,白起背著手站在遼東的地圖前,他理解宣太后的意思,也能體諒白暉的心情。白暉畢竟年齡還小,僅二十多歲,手握大權而且每一個命令都會是數萬秦軍的生死,白暉的壓力很大。
但,秦國要一統天下,沒有時間給白暉慢慢的成長。
正如宣太后所說,秦國輸得起。
白起拿出一副魏國地圖看了看,淡然一笑。
不就是一個魏國嘛,縱然讓韓、魏、楚給分了,又能如何。白起相信,白暉的四衛擴軍完畢,新軍訓練結束,自己揮師東進,三個月內就能把這些全部拿回來。
倒是白暉訓練新軍,這事白起很感興趣。
特別是白暉的軍制改革,白起心中佩服,大秦在十年不攻的情況下,所有的青壯都會經過三年訓練期,可以說大秦在七年后,全民都是受過訓練的人。
而且這些訓練的人當中,會挑出優秀的那部分加入新軍的訓練。
曾經的老秦軍回歸鄉里,再讓還不夠年齡的小孩子們先接觸點軍事訓練,這梯隊式的軍制,很強大。
遠比曾經需要打仗就拉人上戰場,然后活下來便是秦軍這種方式好太多。
至少人口的折損會降低數倍。
白起想到這里吩咐道:“來人,傳軍中司馬。”
雖然改革軍制的政令還沒有正式簽發,但遼東卻屬于暫時的軍管式,所以白起準備在遼東自己的控制區域內,先嘗試著使用白暉的軍制改革,當然,具體實施要放在入冬前的戰役之后。
至于箕氏侯國。
白起記得白暉有句話說的妙,在戰略上蔑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
可箕氏侯國,白起連蔑視都沒興趣,太弱。也就是面對弱小的燕國還能自保,在真正的強秦精銳之下,他們根本不值一提。
唯一給白起能造成一些麻煩的就是天氣。
九濮兵久居西南,那里天氣溫暖,所以入冬之前必須結束戰斗,將九濮兵送回大江口的新港,否則非戰斗減員一定會出現。
這三萬九濮兵可全是精銳,折損一人都會讓白起心疼。
數日后,伊川。
可以說受盡煎熬的魏無忌終于有機會再一次見到白暉,進入白暉的外書房之后,魏無忌嚇了一跳。
因為今天的白暉穿著甲,秦軍的戰甲。
“大河君!”魏無忌施禮之后站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