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
方正默默的掃了他一眼,對方頓時面色大變,冷汗直流,再不敢多言半句,立刻轉身離開。
對于呂不韋這人,方正從來就沒怎么瞧得起過。他那本所謂的《呂氏春秋》方正也看了,的確是“受益匪淺”。
比如什么“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光看這句話倒是頗有道理,但是你要結合這本書里其他話來看就不是這個味道了,比如“誅暴而不私,以封天下之賢者,故可以為王伯。若使王伯之君誅暴而私之,則亦不可以為王伯矣。”
這些話本身沒有問題,但是呂不韋把它們編到一本書里,那就很有問題了。你看,他先是說“天下不是某個人的天下,而是所有人的天下。”然后又來了一句“誅殺暴君不占據他的土地,把土地封給有賢德的人,才可以成就王霸之業。”
哎喲,那就要問了,那個有賢德的人是誰啊?你要說是天下人之天下,是不是說要天下人選出來的賢德之人才配德天下?那么要天下之人如何選呢?
要知道那是古代,不是網絡發達的現代,像韓非等人你著書立說是沒問題,但是要你影響大眾卻基本都抓瞎了。如果真要讓天下人選天下賢德之人,那起碼得讓天下人知道有這么個人存在吧。
而這一切………可都是要花錢的啊。
那么問題就來了,真正的學者和商人,哪個錢更多?
這還是問題嗎?
說白了,呂氏春秋其實就是最早的自由民主論,由此可見資本家果然幾千年來都是一個德性,打著為民請愿的旗號,其實還是為了自己。其實這是很有迷惑性的,因為資本家掌握商業流通,這是和平民百姓關系最深的,你說朝堂之上的各種政策,平民百姓并不會感同身受。但是你若是說家里的柴米油鹽,衣食住行,這可就與商人有分不開的關系了。
因此商人拉攏底層民眾對抗政權獲取利益,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得虧秦始皇雄才大略,把呂不韋砍了,為日后的華夏打下了重農抑商的基本思想指導方針,不然搞不好中國也會像歐洲那樣,羅馬四分五裂之后徹底完蛋了。
資本家總是擺出一副為民請愿的樣子,然而無論什么時候,資本家的利益和底層民眾的利益都是相互沖突的。他們固然可以像呂不韋這樣,招納賢士,集合各家之言寫出《呂氏春秋》這種玩意兒來迷惑大眾,然而事實證明你的資本再豐厚,秦始皇砍你也就砍了,你再怎么吹自由民主,天下賢德也沒用。
沒給你來個滿門抄斬株連九族就算是運氣好,一杯毒酒送你上路還有什么不滿的?
不管什么時代,資本家都是原罪,出了問題拉他們出來背鍋絕對是沒錯的。
“哇啊!!”
就在方正走神思考之時,忽然,眼前的市場人群之中猛然引發了一陣騷動。接著方正就看見幾名大漢追著一個小伙子拳打腳踢,將其打倒在地。而在他身邊,一個年輕貌美的少女則哭著要阻止那群惡漢,卻反被對方推倒在地。
哎,怎么又是這個。
看到這一幕,方正搖頭嘆了口氣,類似的事情他已經見過無數次了。實在是古代娛樂太過缺乏,你要在現代還能夠宅在家里看個新番打個游戲來著,但是這個時代人們的娛樂基本都和美女歌舞有關,因此產生的沖突自然是多的連網文的套路次數加起來都不夠的地步………
不過看見了,總也要管不是?
想到這里,方正也是輕輕一拍身下白鹿,接著便看見白影一閃,下一刻那頭白鹿猛然從人群之中飛躍而起,重重的落在了兩群人之間,將他們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