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婉,來。”
太皇太后只看向躲在李嫵身后的李婉,笑容慈祥沖李婉招一招手柔聲說,“到老祖宗這兒來。”
李婉從李嫵身后探出小腦袋看太皇太后。
但她猶豫著沒有走出去,又看一看站在太皇太后身邊的大長公主,便往李嫵身后躲,一張小臉也藏起來。
這是懼怕清河大長公主的意思。
大長公主將李婉的這般反應看在眼中,神色一凜,愈深深皺眉。
最終在李嫵的安撫下,李婉才從她身后走出來,慢慢走到太皇太后面前去。
老祖宗耐心等著,待小姑娘走近,便緊握住李婉的手。
“來,婉婉,見過你姑奶奶。”
老祖宗牽著李婉面對清河大長公主,含著笑教她怎么稱呼大長公主。
李婉雖怕眼前這位娘子,但依舊乖乖聽老祖宗的話,軟糯喊“姑奶奶。”
太皇太后笑瞇了眼,連聲夸贊李婉乖巧。
大長公主如何不明白這是太皇太后對她之前的話不滿
也同樣是讓她承認眼前的這個孩子。
可她做不到。
往日李嫵再驕縱再肆意,縱然不喜,她也忍耐下來,然未尚駙馬卻有孩子,這是何等辱沒皇家顏面之事
怎么能認如何能認
孩子當然是無辜的,可這個孩子生父不明,是李嫵未成婚前出現的,便注定會是皇家污點。
要怪應該怪做出這種不知廉恥事情的人。
大長公主臉色非但未因這一句軟軟糯糯的“姑奶奶”緩和,反而更加難看。
“母后,我不會認的。”
清河大長公主冷冷開口,再瞥一眼李婉,“這樣一個來路不明的孩子,也未必真是我李家人”
這些話叫生辰宴上稍微放松下來些的氣氛又變得尷尬。
太皇太后的臉上也沒有了笑意。
在得知李嫵去邊關數年回來突然多出一個孩子時,王太后的心情和清河長公主差不多。她也覺得不能接受,對這個孩子有著許多質疑但目下那么多夫人與小娘子在場,對于清河大長公主此時此刻的做法,她卻實在難以認同。
“清河一路奔波,想是勞累。”
王太后語聲淡淡吩咐,“還不請大長公主下去休息”
旁的宮人未必敢動,王太后身邊的老嬤嬤總歸膽大一些,聽從吩咐,便朝大長公主走過去。
“大長公主,得罪。”
清河大長公主自然知曉這是準備將她強行帶下去。
她一甩衣袖,冷冷盯著那兩個嬤嬤“我倒要看看今日雖敢碰我。”
“皇嫂,阿嫵是你的女兒,亦是我的侄女,難道我不疼愛她嗎可正因如此,才不能讓她繼續錯下去,更不能明知她犯錯卻一再縱容。”清河大長公主又看王太后,“來之前,我去過一趟萬壽山,去看望皇兄。我只知,此時我憶起皇兄,想皇兄若在,也定不會無動于衷。”
李嫵聽著大長公主的話,心下明了她這一位皇姑姑為何早早離開清河郡卻遲遲才入京。
她上前與清河大長公主福身“皇姑姑為平陽考慮至此,平陽銘感五內。”
“和皇姑姑一樣,平陽亦時時想念著父皇。”
“中秋之夜,更夢見父皇,與父皇在夢中有了團圓。”
李嫵不緊不慢走到太皇太后身邊,一手牽李婉,一手扶太皇太后,送太皇太后回涼亭內坐,口中繼續說著“那時趁著父皇托夢,也將婉婉的事稟告父皇。父皇便同我說,我是他的女兒,我的孩子自是他的孫兒,一樣流著李家的血脈。父皇囑托我定要教養好這個孩子,讓她長大后成為一個對大晉有用的人。”
清河大長公主提先帝,李嫵同樣提先帝。
先帝與清河大長公主是兄妹,與李嫵是父女,總歸皆血脈相連。
這樣的話落在清河大長公主卻無異于頂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