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知余轉過身正對著李嫵。
白天在驛站發生的事情,令他認真揣測起婉婉親生父親的真實身份。
不是奚明仲,可能是他也可能是其他人,但在此之外,更有可能,婉婉并非李嫵親生。
離開京城三年時間,兩歲的女兒,乍看之下沒有問題。
偏偏當初接連發生過太多的事。
他未對任何人提起過。
但李嫵不在京城的這幾年,他曾暗中查過大皇子的那一樁案子。
大皇子謀逆案當初由呂相經手,結案以后,大理寺也存放著相關卷宗,卻非任何人都可以查閱。他入大理寺,為大理寺少卿,一樣沒資格,只能暗中小心查探。
卷宗上記載的內容不十分詳盡。
其中關于大皇子妃畏罪自縊、葬身火海一事也不過留下了只言片語。
縱有疑慮,也無處尋真相。
到底事情已被蓋棺定論,容不得任何人質疑。
自認識李嫵起,京城中與李嫵有關的流言從未消停過。真真假假的傳聞里,他經歷過其中的“真”,也見識過其中的“假”,但卻覺得,李嫵不會隨隨便便把一個孩子帶到這世上,不會任由那么小的孩子便不得不承受閑言碎語。
而今回想起來,聯系李嫵的一舉一動,他不由生出這般猜測
婉婉會不會是大皇子與大皇子妃的孩子
譬如,大皇子妃那時有孕在身,畏罪自縊、葬身火海是障眼法,實則與腹中胎兒一起逃離京城。
李嫵與大皇子、大皇子妃關系親近。
大皇子出事那個時候,以李嫵的性子是不是其實曾做過些什么
倘若婉婉其實是大皇子與大皇子妃的孩子,而她的身世秘密絕不能暴露。
李嫵的許多舉動便也說得通了。
當想到這樣一種可能性,賀知余生出與李嫵見一面的念頭。
當真同她見面,又知那些揣測不應提起。
賀知余靜靜看她。
李嫵也看著不言不語的賀知余,平靜吩咐宮人們退下。
“賀大人。”
慢悠悠走到廊下,李嫵又一次開口,卻被終于出聲的賀知余截斷她的話。
賀知余問道“婉婉究竟是誰的孩子”
明明這樣問偏似無須李嫵回答,略頓一頓,他道,“也不重要,從今往后,她便是我的女兒。”
李嫵抬眸,似笑非笑“賀大人終于愿意認了”
賀知余看她一眼,然再無旁的話,只是徑自離開廊下大步而去。
李嫵偏頭望向賀知余的背影,若有所思。
她臉上的笑淡下去,想著賀知余剛剛那一句“婉婉究竟是誰的孩子”,總覺得有一些別的意味。
賀知余發現什么了
年紀輕輕卻能穩坐大理寺少卿之位,有此洞察力與敏銳心思倒也不稀奇。
可是不論誰好奇、誰質疑都不會變。
婉婉是她的孩子,今天是,往后一直是。
但方才賀知余還說過什么
他又似宣誓又似承諾說“從今往后,她便是我的女兒”。
李嫵微皺的眉在回想賀知余的話時舒展開來。
她垂眸,幾息時間,禁不住低低地笑了一聲,笑聲里滿是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