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的小手扭動著炸雞柳紙袋,一根金燦燦熱騰騰的炸雞柳被星星緩緩地推了上來。
一根炸雞柳差不多有成年人手指粗細大小。
星星粉嫩嫩的舌頭舔舔嘴唇,對著這根炸雞柳一口咬下。
“咔擦”。
雞柳外層,裹著一圈薄薄的酥脆面衣,椒鹽的微辛與鹽的鮮香順著星星的舌尖緩緩蔓延。
王梅賣的雞柳較粗,蘊含著更多的汁水。鮮香的雞汁兒在星星咬下時,瞬間溢出。
雞汁兒與油脂相混合,迅速潤濕了雞柳最外層的酥脆面衣。
椒鹽增加了雞汁和雞柳的咸鮮風味,當星星再咬下一口時,被雞汁和油脂潤濕的面衣微軟,卻更入味。
眨眼的功夫,星星迅速吃完了一根炸雞柳。
他的小嘴巴細細咀嚼著嘴里的雞柳,眼睛微瞇,小腦袋左右慢慢搖晃像是在享受美食帶來的樂趣。
椒鹽味的炸雞柳,太好吃啦
星星吃了一根,忍不住去吃第二根。
但他將第二根雞柳從袋子里擠出時,星星猶豫了一下,他扭過小身體,將紙袋子遞到了身后喻白的面前。
星星圓眸亮晶晶“爸爸,吃”
時常被自己崽兒投喂的喻白唇角微翹,他低下頭,叼起那根雞柳。
喻白細細咀嚼時,微垂的眉眼隱隱流露出稱贊之意。
怪不得,王梅的炸雞柳攤三角口生意最好的小吃攤之一。
原來如此。
王梅的炸雞柳有幾分門道。
市面上常見的炸雞柳都是面衣偏厚的雪花雞柳因為雞柳細細一根,如果面粉裹得過薄,稍不注意會炸過頭。
但裹了偏厚面粉的雪花雞柳,炸得稍微久一點點,也不會影響雞柳的口感。
而王梅卻劍走偏鋒,選用了薄面衣。熱油快炸,這樣炸出來的雞柳外表金黃酥脆,內里柔軟多汁,口感遠比雪花雞柳好得多。
除此之外,王梅的調味恰當,炸雞柳的油都是每日新換的,雞柳的大小得當這就是王梅的炸雞柳攤,能在三角口經久不衰的原因所在。
王梅的炸雞柳,現已秒殺市面上絕大多數的飯店廚師做的炸雞柳了。
然而
喻白想起三角口附近,新開的那家“喬仔小吃店”,他的眉頭微微一皺。
他沒吃過“喬仔小吃店”,所以無法將對方與王梅的炸雞柳進行比較。
不過,喻白或多或少聽聞過,“喬仔小吃店”算是個靠營銷迅速走紅的網紅店但一個店能走紅,說明它推出的小吃至少是在及格線以上的。
一山不容二虎。
王梅的炸雞柳和“喬仔小吃店”主推小吃“香酥雞柳”有所重疊,這兩者勢必有一家店,生意會受到影響。
以“喬仔小吃店”的勢頭以及營銷影響力,它在三角口的分店,至少能火半年。
要是小吃攤生意受到小半年至半年的影響,他們基本不會再選擇擺小吃攤了畢竟在三角口擺小吃攤的攤主都是普通居民,半年入不敷出,誰能受得了還不如干點兒雜活,一個月至少也有個最低工資了。
炸雞柳小攤的未來,似乎已成定局。
喻白抿唇。
他只是一個廚師。只擅長改進食物的味道,卻不太擅長做生意。要在這種困境種峰回路轉喻白一時間,想不到解決方法。
星星給喻白塞了一根炸雞柳,又往自己的嘴里塞了一根。
吃完嘴里的那根炸雞柳后,星星又主動將炸雞柳遞到身旁小區的大爺大媽們面前。
“爺爺,奶奶,吃”
這么乖巧崽兒主動將雞柳遞到他們面前、喂他們吃了,他們又怎么好意思再次拒絕崽兒的好意
大爺大媽們的臉笑開了花,他們咬住雞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