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馳笑了起來,“這就說明市場的變化很快,跟不上時代就會被淘汰,但終究還是品牌為王,你看可口和百事存在多久了,國內那么多可樂和人家競爭,風風火火,但現在已經露出一些頹勢,我敢說最后勝者依舊是他們。”
“兩個可樂已經在全世界很多地方做過重復的事情,不需要什么新產品,品牌獲得消費者認可才是關鍵。”
“美國佬確實有些厲害。”寧建軍嘆息。
“不是他們厲害,只是恰好這兩個品牌符合了市場規律,有很多方面他們也競爭不過國內的品牌,比如娃哈哈的水。”
“爸,渠道很厲害,內容還要更厲害一些,現在是市場轉型時期,你說的有道理,但這個道理只能用幾年,你送貨下去,別人也會送貨下去,而且做得更好,他們能夠請更多的人。”
“那不一樣……”
“我知道,你是老板,他們也是老板,覺得你給他們送貨有面子,但你終究也無法分身,而這個面子還比不上一塊錢的利潤,你能讓他們多賺錢,他們才會給你面子。”
寧馳不是胡說八道,這樣的事情就是以后寧建軍要經歷過的。
親自下去維護關系,大家每次很熱情和朋友一樣,產品好的時候真的感覺很正確,但產品沒有那么強勢以后這一切都是虛的。
那些老板關系和你好可以請你吃飯但是不賣你的貨,那些他們口中看不起人高高在上的經銷商,他們邊罵邊大量進貨,因為他們的產品好。
有個極端的,陳克明面條在美酒市火的時候,那個經銷商“倒行逆施”,在送貨的時代不送貨,那些老板照樣自己開車過來進貨。
而且親自下去和他們交流維護關系也不見得就能鐵,那些不下去的老板,直接請他們吃飯,給他們紅包,給他們禮包,他們馬上覺得那些高高在上的老板真好。
為什么他們那么大氣,產品那邊有支持他,你一個經銷商能夠拿出多少來,搬空了家里也沒有廠家的手筆。
“其實轉型早就開始了,那就是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從大城市的情況變化就可以看出我們美酒市的未來。”寧馳胡扯一大堆就是為了提醒提醒寧建軍。
和之前一樣埋釘子,以后遇到問題的時候,也能夠快速反應過來。
“國內的市場轉變早就開始了,你現在說和那些商店老板搞好了關系就能鋪開貨,賣好貨,只是轉型沒有徹底而已,轉變到最后是直接面對消費者,無論我們這些經銷商還是下面的渠道商,影響都會弱化。”
“以前是店里有什么買什么,現在是店里推薦什么買什么,隨著鄉鎮的發展,大家都能夠看到電視廣告,消費者就會主動要買喜歡的品牌,反正現在店子也多,你們家沒有就去其他家了。”
“這還是開始,你知道現在電腦已經開始興起后,以后電腦就和電話一樣,家家都會有,網絡可以把所有人聯系到一起,信息傳播速度加快,什么產品好,我們美酒市的人可以直接和京城的人交流,甚至直接和美國歐洲的人交流,那時候渠道老板的推薦就完全沒用了。”
“只是這樣還好說,更重要的是以后會出現專門送貨的人,不只是送給渠道商,還直接送給消費者,一點點貨也送,而且還會從全國最便宜的地方送過來,你能想象京城太子奶便宜的時候,有人送那邊送幾瓶奶給美酒市的消費者嗎。”
寧建軍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