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說過。”
“嗯”
“早上9點。”
“朝九晚5”
“不是,晚六。”
“哦。女孩嗎,就應該輕松點。”
“看工作性質,有時候也得加班。你對我們家了解嗎”
“聽我舅說你爸是聾子”
“我給你說一下我家情況,我爸70多歲,我媽是啞巴,幾年前腿瘸了,現在不能走路,可以端碗吃飯。”
“哦。這他們沒說過。沒事,這有啥的。”
“我們家很窮。”
“沒事,男人干啥的就是結婚了照顧家里人的。”
“嗯。聽說你媽走了,你媽年紀輕輕的咋走了”
“不是我讓她走,是她棄我而去。”
“怎么說”
“”他模模糊糊說了個大概,因為他傷心了。
“因為我媽也沒心情找對象。3年過去了我還沒適應。”
“那我不更慘。我爸要我的晚,我有可能比承受的打擊都大。你一個男的都熬不過來,我都不知道我能熬過來不。”
“沒事,如果說咱倆在一起了兩人一起承擔是不是。你爸走了還有我,所以沒事,能挺過去的。”
“嗯。”阿鳳心里打鼓,若是嫁過去沒人幫阿鳳帶孩子的節湊,所以興致更加減半。
然后他又扯緣分,說阿鳳村里誰誰是他親戚,阿鳳聽不下去了就說:“你到家了嗎”
“還沒,坐車往家趕。”
“好的。那你路上慢點,我去洗臉去了。”
“好的,那一會兒記得加微信。”
“好的。”
阿鳳加上他微信后直接來句,“緣分呀。我覺得我們認識晚了。”
阿鳳內心呵呵,給他回復了一個摳鼻的表情。
后來又扯親戚阿鳳一律回“嗯。,甚至煩到說:“我睡了,有時間聊。”
第二天早上他回了“早。”
這時候阿鳳感到好無聊和尷尬。和一位沒見過面的陌生人聊天真的很沒意思,就是他回句“早”,阿鳳也回個“早。”
然后他會問,“吃了嗎”
“吃了。”
這種聊天方式一點意義都沒有,真的。
他看阿鳳沒有回復過了一個小時回,“你的頭像是你嗎,小鳳。”
我的媽呀,這還沒咋,親昵的稱呼都出來了。
阿鳳更不想搭理他了。
和喜歡的人聊這些話題是歡心,和陌生人聊這些話題就是浪費時間,甚至回一個消息都是累的。
阿鳳也發現了人的心境的改變直接導致對相親對象要求的改變。
比如阿鳳在家真的很想結婚,很迫切的想結婚,自然對男孩的要求少,甚至勸自己少要求點逼自己接受。
出來后阿鳳有兩個心境變換,沒工作的時候覺得誰都配不上,有工作了就忙于工作,不想在去糾結兒女情長之事。
父親不懂,能理解他在家里得那個圈子里面都是這樣,他跳不出來就逼阿鳳。
還有阿鳳想的是要不找和自己預想條件差不多的男性,要不接受最差的,找個乞丐嫁了一起乞討也好,比嫁了位不上不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