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農村的,和他交流覺得他情商很低,不會說話,缺乏安全感,不自信。
但是他學歷高,這也是阿鳳答應做他女朋友的原因。
他學歷是高,可是他的思想并沒有從農村特有陳舊思想中跳出來,什么彩禮呀,買房子呀,覺得娶農村的女孩都得準備房子和車子。
而阿鳳當時是看上他學歷了,所以就放棄了彩禮和房子,沒想到人家來句,“沒錢娶不起”
除了他還有位本科男生,和他接觸覺得他的思想局限性很大,說是買房子要買到村里,不買鎮上也不買縣城里。
他買村里蓋好的別墅原因是有地方停車,還不用掏錢。
農村出來的孩子在思想上局限性比較大,而且會受家里老思想的影響,就會特別愛面子。
阿鳳多多少少也會受村里老思想的影響,但是還未成定局。
女性想要走出農村不再回來,只有自己在外面買房子把父母接過來,要不就是嫁到城里去。
阿鳳是沒能力在二三線城市買房子了,若是父母年輕還是能買的起的,他們的錢和自己的錢加在一起掏個首付,然后三人掙錢還貸款就可以了。
現在是阿鳳能掏出首付錢也掏不出每個月的月供錢,挺是無奈的。
說說阿鳳現在訂婚的這個男的思想,之前阿鳳有一次給他說:“自己還無法接受婚姻,現在正在說服中。”
他說:“不用說服,順其自然就好了。”
阿鳳想說:“現在我是給你訂婚了,但是我也可以退婚不結婚。”阿鳳沒有說這句話,說的是,“怎么能不說服,不說服是一個很大問題的。”
其實里面的意思是自己若是說服不了嫁給他,就不嫁了。
后來又談到孩子,阿鳳說:“我都不想要孩子了,覺得要孩子沒什么用。”
他說:“要孩子是咱兩得延續,是傳承。”
阿鳳說:“我并不需要什么延續,也不需要什么傳承。”
阿鳳的內心是想自己和他之間沒有什么感情,生一個孩子延續什么延續相親湊合過日子的敗局而不是那句話,“我們得孩子我們兩個之間愛情的結晶”
還有做飯上,他不會做飯的事情是他來阿鳳家吃中午飯才知道的,當時阿鳳非常的生氣,就指桑罵槐的說了幾句狠話,被父親制止。
30歲的男人飯都不會做,房子車子也沒有現成的,什么都沒有,就想當大爺
阿鳳給他說必須會做飯。
他說:“咱兩可以一起做。”
大家看
他到現在都沒妥協,還是想著女的就應該做飯,洗衣服什么的。
他洗自己的衣服一個星期洗一次,鞋是一個月一刷,甚至更長時間。他的意思是刷鞋麻煩,所以盡量偶爾刷。
阿鳳是注意細節的人,細節上他出現的問題越大阿鳳越不能接受。這時候阿鳳就想到了有為知友說:“找對象很多人愿意揪著細節,比如追求你的時候對你有多好,給你天天買早點,體貼入微之類的,其實對一個人有所求的時候這些小的地方短期內都能做到;我反而覺得擇偶要看大的方面,因為那是短期內無法裝出來的,比如學識,工作,人品,家庭關系,父母背景,婚姻等激情散掉是跟一個人的道德水平和物質水平過,不是所謂愛情,愛情很快就沒有了。”
阿鳳覺得她說的很在理,在前幾章文章中沒敢說訂婚男細節上的問題。
那來說說學識吧,對于學識他到現在還沒有舉動讓阿鳳產生配不上他的想法,也沒有讓自己產生自卑的想法。
對于工作,他算是那種墨守成規的人,在一個崗位上勤勤懇懇的工作,沒有什么太跳躍的的思想出現。
他比不上阿鳳的小學同學,人家學到技術后能在短期類讓自己掙一萬多,然后用了兩年的時間和他認識的一位同事在鄭州開了家洗車行,還把這個洗車行經營的很好。
他是97年的,現在都有能力買全款車和在鄭州掏首付買房子了。
人品上倒沒有什么問題,不是那種狠角色。
家庭關系上挺復雜的,兩個姐姐,還有他爸那邊的兄弟好幾個,還都在一個村子里住著,這樣其實并不太好,人情世故太多了。
父母吧老農民了,種了一輩子的地,沒有什么退休金,養老金,見識上也是村里婦女那一套。
聽自己這邊姐說他爸一看是不是那種多事的人,他媽就有點精明了,場面人。
這樣綜合對比也就不難看出來了他為啥到現在還沒結婚了。
阿鳳真的只有一死解脫了,不想再陷入那個圈子里,過著無意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