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七八日的激烈交戰,攻守雙方突然偃旗息鼓,心照不宣的各自保持了沉默。
兩軍士卒雖然暗自慶幸得到了難得的休整,可是稍有心思的將士們心里都跟明鏡似的,兩日之后,很可能便是勝負立分、生死立判之時。
作為攻城方,韓遂利用這兩日時間調回了外圍作戰的二萬五千騎兵,救護傷者,掩埋尸體,并抓緊時間制造攻城器械。同時,他也等待著兩日后的時機因天譴未降而導致城中軍民士氣低落、南鷹威望大跌的戰機。這將是唯一一個可以一舉破城的絕好機會。當然,他也在不動聲色的暗中部署著全軍撤退的方略。
而洛陽守軍,亦得到了難得的喘息之機。其前后投入的防御力量大致如下南鷹部屬四千八百、城門校尉和禁軍四千、曹操督領私人部曲一千四百、天道師降軍五千、袁術臨時征募的老兵八百,加上一千名自發投軍的城中青壯,約有一萬七千。經過多日戰損,目前可堪一戰者不足九千。城中官吏們正在利用這兩日的時間,全力發動城中壯丁,準備登城助戰。馬鈞和閻圃也率領天師道工匠,瘋狂的修繕器械、筑固城防。所有軍民心中均在默默的企盼著,不僅是因為那個真假難料的天譴,更盼望著各路援軍的到達。
時間轉瞬即逝。
第三日,晨。
守城的漢軍們握緊了刀劍,虛拉著弓弦,手心冒汗的等待著禍福難料的下一時刻。
緊閉的城門后,一千五百名騎兵全體上馬,做好了沖鋒的準備。
一大群文臣武將黑壓壓的肅立于城樓之上,他們中的很多人顯然有些緊張,不時有人抬首觀天。這些人是天子派來的監軍使者和各府要人,來此的目的不言而諭,就是為了見證一個預言。
傷勢未愈的高順沉著臉走上城來,他身后跟著數十名部將和屬下,賈詡也靜靜的跟在其中。隊伍最后,還有一條手提木棍的倩影。
隨著高順邁出的步伐,一個個部屬悄然隱入城頭守軍的行列。他們的任務,便是應對那最壞的結果。
“南將軍人在哪里”高順眼光一掃,卻沒有看到南鷹的身影,心中微亂,他大喝道“來人,去找出南將軍”
城墻一角突然有人無奈道“南將軍在此”
眾人一起圍上前去,卻驚見南鷹正靠在望樓的墻邊睡得正香,一名面目隱在護面之后的高大漢軍正立于一旁。
高順一眼看到那高大漢軍的身形,驀然生出似曾相識的感覺,卻是無暇細問,他飛起一腳向南鷹踢去,怒道“形勢千鈞一發,還敢故做清閑嗎”
南鷹靈猴般原地彈起身來,恰好閃過高順飛來一腳,他訝然道“大哥說我故做清閑我這是大戰在即,養精蓄銳呢”
“你到底在想什么”高順強忍怒意的將他拉至一邊,壓低聲音道“兩日之期已過,天譴未現,你現在麻煩大了”
“急什么”南鷹瞇起眼睛瞧了瞧天空,輕松道“這不是才紅日初升嗎”
他見高順仍要開口,輕輕擺手道“大哥放心,還記得當日你我在山中的秉燭夜談嗎我等待了兩年,這個最重要時刻終于要來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