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的海浪拍打著岸邊的礁石,濺起了幾尺高的潔白晶瑩的水花,海浪以千軍萬馬之勢涌到岸邊,再輕快的于金鼓交鳴之聲中退了回去,蔚為壯觀。
距離海邊不遠的平地之上,也正有兩批人馬你來我往的廝殺不休,不時有人慘呼倒地,立即被陣后的己方戰士以簡易擔架抬了下去。遠遠望去,這里儼然便是一座殺戳之地。
然而真相呢每一個被抬下去的戰士都還活著,甚至有人調皮的睜開雙眼,向著抬動自己后撤的同袍們露出一個鬼臉,這樣破壞規則的行為往往立即招致喝罵“閉上眼睛,現在你已經死了否則扣除明日你復活的時間”
這場虛張聲勢的演習已經持續了十多日,開始時雙方的表現都還有些生硬,手中的兵器都不知道該向哪兒招呼,稍不小心便出現了不少“誤傷”事件。
受傷士兵們固然痛得哭爹叫娘,雙方的軍官們也沒有什么好臉色。這是演習啊,吃這樣的虧不是丟不丟面子的問題,而是讓對方給瞧扁了
于是,雙方利用一切休息的時間,開始總結教訓,汲取經驗,一條條偷梁換柱、李代桃僵甚至是裝瘋賣傻的應對手段接二連三的火熱出爐。
士兵們也逐漸懂得了觀察“敵人”們傳遞來的眼神,知道什么時候應該發出一聲慘叫,就著對方徒有其表的一刀斫來,倒在地上裝死。
再過幾日,漢軍和海賊們已經熟練掌握了相互配合的技巧,很多對手彼此都建立起密切的協作關系,一場場“對手戲”上演得活色生香、天衣無縫。換作任何一個經驗豐富的將軍,只要不是抵近觀察,都會被這一場精彩絕倫、勢成拉鋸的攻防大戰所深深吸引,更是難識其中玄機。
表演之余,無論是漢軍還是海賊們,都在興高采烈的議論著一些演習中的笑料,渾然沒有意識到原本仍是敵對的關系似乎正在潛移默化間轉變。
直至有一日,漢軍大營的上空有一只黑鷹從天而降
當海賊們按照最新演習任務上的指示,背負著大袋糧食氣喘吁吁的從小舟撤向沙船時,所有人愕然發現,一直貼著屁股猛追的漢軍止步于岸邊,絲毫沒有繼續追趕的意圖。
“難道演習內容變了”正當海賊們驚疑不定時,遠方的漢軍打出了一連串的旗語任務結束,一路順風
“這就結束了啊”海賊們心中竟然詭異的生出難舍之情。這些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不僅吃喝不愁,毫無壓力,更是一掃舊日那種沉悶枯燥的氣氛,實在是令人欲舍難離。
一個海賊突然遠遠瞧見一名相熟的漢軍“老對手”,正在向自己悄然揮手,下意識的正想回禮作別,突然一巴掌重重掄在自己的頭上。
他大驚望去,卻見自己的大帥正雙目噴火的瞪視著漢軍方向,一雙拳頭捏得“嘎嘎”作響,他更是嚇得低下頭去,再不敢向漢軍們行以注目禮。
海風吹拂之中,突然一聲嚎叫從海上遠遠傳了出去“恥辱啊我李少杰一定還會回來的”
隨著渤海以東的海邊鬧劇落下帷幕,渤海大地上,一場場更加震憾人心的恐怖事件爆發了。
渤海南端,一直出沒于青州境內的泰山賊眾神秘出現,將七八家塢堡掃蕩得雞犬不留,四五個平素里民怨沸騰的豪強被斬首示眾;渤海以北,一伙太行山流寇長途奔襲而來,所過之處,除了對窮苦百姓們秋毫無犯,對高城堅池繞而行之,其余所有塢堡莊園,只能用寸草不生形容;渤海西部,如蟻的黃巾再次蜂擁而起,他們打著“分糧均田”的旗號,勢如破竹般攻陷一所所豪強盤踞的塢壁,很快便得到殘余太平道眾的熱烈響應,大有黃巾軍死灰復燃的氣象。
還有渤海中部,鷹揚中郎將的屬下漢軍,正與天干地支打得有聲有色,膠著不下,一時之間,渤海紛亂,冀州震動。
渤海附近,如河間、涿郡、安平、平原等郡國紛紛使書前來,意欲發兵來援,然而新任渤海太守大筆一揮,只寫了七個字回復我的地盤我作主
熱臉貼了冷屁股,眾皆啞然,然而,便是冀州刺史也沒敢多說半句。這位鷹揚中郎將的火爆脾氣,可是遠近馳名,在他的地盤上出了這么大動靜,若是他自己都應付不了,還要仰仗外力平息,那么這份偌大的名頭可真是要毀于一旦了。
還有一些太守則是完全坐壁上觀,他們幸災樂禍的等待著帝都的問責,你南鷹不是傲氣十足、常勝不敗嗎待天子一怒,瞧你如何收場然而在漫長的等待中,他們卻吃驚的發現,帝都方面甚至沒有發出一道查問情況的檄文,更不用說遣使問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