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初平元年五月,發生在帝都洛陽外的一場驚天大戰將整個天下的視線都牢牢的吸引了過去。只因此戰不僅規模浩大,戰況激烈,更發生了一件足以影響天下的大事天子竟于兩軍陣前公然承認了鷹揚中郎將的皇叔身份
這似乎令之前有關鷹揚中郎將種種令人不解的謎團有了答案,先帝第一愛將的廬山真容、怒觸天顏卻不受懲罰的真相、三面天子御令花落渤海的謎底在那場歷時半日的激戰中,素以精銳擅戰聞名的涼州軍和并州軍竟在渤海軍的猛烈沖擊下不支潰敗,令二十萬東方聯軍趁勢掩殺,終獲大勝。這則消息傳出,令天下震動,鷹揚中郎將之名和渤海軍的無敵威名再次轟傳于大漢的萬里疆土。
董軍大敗之后退入洛陽死守,而聯軍一方亦付出了相當代價,不僅無能立即圍城,反而后撤近百里,靜候身后各州各郡源源不絕而來的糧草兵馬。雖說形勢再成對峙之勢,然而明眼人均知,董卓在得不到涼州援軍的窘境下,再難防守其漫長的防線,帝都洛陽極有可能要再次易主了
正當交戰雙方正在努力從大戰之后的疲憊中復蘇,此戰引起的一系列連鎖反應更是驚爆了天下人的眼球幽州牧劉虞率先舉旗,以皇室之名支持南鷹討逆之舉,并承認南鷹的宗室身份,隨之荊州牧劉表、益州牧劉焉、兗州刺史劉岱等漢室宗親中的杰出人物紛紛發表聲明,表明擁護當今天子、支持南鷹輔政的立場,并一致聲討董卓逆行。甚至一向籍籍無名的劉備都亮出了中山靖王之后的宗室招牌,加入公開聲援南鷹的行列。一張張傳示天下的檄文,有如連續不斷的地動,將大漢舉國上下震得目不暇接、目瞪口呆
一時之間,江河日下的大漢皇權幾乎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空前高度,所有劉姓宗族大有同仇敵愾、共振河山的一往無前之勢。
鷹揚中郎將南鷹的傳奇故事,更是傳播天下,連之前解除疫情、平定黃巾、力拒叛軍的種種事跡都被好事之人大加傳頌,并衍生出無數令人瞠目結舌的夸張版本,令其聲威之盛,可說是一時無兩。
天下人盡在猜測,以鷹揚中郎將的聲望之隆、兵馬之強,加上聯軍已在討董戰爭占盡上風,相信很快便可以結束戰事,而未來的帝都也將由鷹揚中郎將完全掌控,天下和平、大漢中興似乎已經現出了分外清晰的曙光。
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洛陽城外,渤海軍大營,一場空前緊張嚴肅的議事正在挑燈進行。
參與議事之人不過十余人,然而南鷹、高順、賈詡、李進、高風、馬元義、司馬直等渤海軍政巨頭卻均赫然在列,甚至還包括了一位極其重要的人物從鷹巢匆匆趕來赴會的程昱。可以說,所有南鷹一系的重要人物均已齊集。
沉默良久后,南鷹終于首先發言,他語氣現出少有的凝重“當前兩件大事,一是要盡快攻下洛陽,驅逐董卓,二是要設法如何平安撤返渤海”
“真的不能暫時占據帝都嗎”李進發出悵然嘆息道“將軍之名如今正如日中天,正可借此成就輔佐幼帝、再現中興的不世之名”
“如果那么做”程昱苦澀道“我敢保證,滅頂之災便會提前來臨若主公如今親提二十萬大軍,并有數州之地以為根據,情況自當另當別論”
“聲名如日中天有用嗎”賈詡亦是冷笑道“當日李膺的名聲比之主公如何嘿嘿天下模楷李元禮連胡人都肅然起敬的人物,竟讓幾個奸臣小人說弄死就給弄死了亂世之中,具備強大實力才是第一位的”
“主公的身份終于大白天下,可說是一柄雙刃之劍”馬元義喟然嗟嘆“凡我治下軍民百姓,當然是歡欣鼓舞、民心更穩、士氣更盛然而我們在羽翼未豐之前便暴露了這最后的秘密,已經引起了天下間所有野心家的一致敵視”
“對此”南鷹木無表情道“也許本將確是草率了,但是絕對不會后悔當時形勢危急,若我再不出面,董侯極有可能陷入莫大危險,袁紹一方下定決心要否認董侯的天子名份,一旦董卓認為董侯再無價值,他必死無疑先帝托孤之重,令我別無選擇”
“當今天子如此年幼,卻真是一個厲害人物”賈詡突然怔怔道“我幾乎可以肯定,他所以毫不猶豫的當眾承認主公的皇叔身份,便是打著這個主意輔政皇叔之名既立,那么他的天子名份更是穩如泰山,真是一著兩全其美的好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