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南鷹看似自投羅網的行動,恰恰擊中了皇甫嵩的軟肋。自董卓入主長安后,皇甫嵩幾乎被架空,其子皇甫堅壽更在當初那場亂夜之戰中身負重傷,雖然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董卓對此需要承擔責任,卻也幾乎令兩人為之反目。而董卓江河日下的聲譽,更令一向以大漢忠臣自居的皇甫嵩如坐針氈,夙夜憂嘆。最后,馬騰、韓遂兵指郿塢,表明了涼州軍事集團徹底放棄董卓的心意,這令皇甫嵩對董卓完全失去了信心。
面對南鷹的提議,他幾乎是不假思索便應承了下來岌岌可危的大勢和南鷹的皇室正統,已經由不得他不答應。而這正是南鷹舍棄正面戰場,而單刀赴會的直接原因,在誠意、大義、形勢之下,皇甫嵩身為謀國老臣,他一定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恭迎將軍”
在一名名鷹將的俯身為禮中,南鷹抬腿邁上了玉階,緩緩拾級而上,突然間,他猛的停下了腳步,目光復雜的向腳下望去。
董卓那肥胖臃腫的身軀正橫于腳下,一雙銅鈴般眼睛尤自睜得老大,盡是驚恐痛苦之色,竟是死不瞑目,而他胸前那深深凹陷的可怕拳印,卻令南鷹瞬間便在腦中浮現出了馬云蘿騰身而起,發出那凌厲無倫的必殺一擊的颯爽英姿。
世事如局,人生如棋,任你曾經叱咤天下,覆雨翻云,卻皆為棋局之子,難逃成王敗寇的天命安排此時此刻,南鷹心中竟然全無剪除強敵的意氣風發,反而有一絲莫名的傷感,因為,他不知道自己今后的命運將會如何。
瓦罐不離井口破,將軍難免陣上亡,既然踏上了這么一條爭霸天下的不歸路,他早已有了中途隕落的明悟。然而,無論結局怎樣,他始終清晰的記著馬倫的教誨,那就是無變初心
他舉步,緩慢卻又堅定的邁過董卓的尸體,內心百感交集。因為他知道,這一步跨出,其實是跨入了一個時代,從此之后,大漢的萬里疆土將真正進入一個群雄并起、綿延不斷的戰亂時代
“侄兒劉協,率文武群臣,恭迎皇叔”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將南鷹從思緒萬千中拉回現實。
隨著那個為首的小小身影盈盈下拜,數十名漢臣一起行出了僅次于朝見天子的隆重禮節。
“陛下你受苦了”南鷹伸手搭上劉協的臂彎,借著點點燈火看清了面前這位末代天子那憔悴的面容,甚至看清了那發鬢間的絲絲銀白,一時間竟是心如針扎這就是九五之尊的夙命這種可悲的命運簡直就是世間最為可怕的詛咒,它能將生命從一個原本天真純潔的孩子身體內生生抽離
“皇叔”劉協怔怔的瞧著面前那容顏不改宛如少年的年輕將軍,淚水終于奪眶而出“你真的來救我了”
“你做得很好沒有給先帝丟臉”南鷹輕輕的拍打著他的背脊,柔聲道“現在,我承認,你是一個當之無愧的天子”
“皇叔你”劉協渾身劇震,幾乎語不成聲。自當日陣前一敘,南鷹低聲說出可能另立劉辨為帝之言后,他便陷入了難言的惶恐之中今日,他終于放心了
“臣王允謹代合朝之臣,恭請皇叔”群臣之中搶出一人,俯身沉聲道“駐留長安,輔助天子監理國政”
“正是這亦是朕之所請”劉協精神一振,既得南鷹認可,他心中已是再無顧及“朕懇請皇叔,回朝輔政”
“請皇叔留守長安”無論群臣們心中是否認同,卻惟有出聲附和“從此撥亂反正,中興大漢”
“長安我不會留下的”南鷹一語有如石破天驚“這里雖然是大漢龍興之地,然而對于一個將軍來說,卻是一座寂廖之城”
“什么董卓已除,皇叔為何不肯留下”劉協驚得睜大了雙目,幾乎就要站不穩身子。
“你是天子,守住祖宗廟堂是你的責任”南鷹雙目凝視著劉協,莊然行出軍禮道“那么做為一個將軍,請允許本將為陛下征戰四方,固我大漢河山惟有如此,才可不負先帝托孤之重”
“不可啊皇叔”劉協駭然扯住南鷹,終于露出孩子般無助之態“你若離開,何人能護得朕的周全”
“他可以”南鷹嘴邊露出一絲微笑,他伸手指著人群之中一個高大威猛的身影“守護天子的重任,盡在此人身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