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何在”他的目光轉厲,掃過每一位部屬“既得利益者們,已經看穿了我們的方略他們正在不惜一切代價的聯起手來,抵制我們渤海軍轉變天下的步伐更多的士族,正在動用所有的力量,試圖顛覆我們,以維護他們的家天下”
“在今后,我們將會步步惟艱,甚至是獨戰天下”南鷹突然狂笑起來“且看吧,究竟是他們固步自封的茍延殘喘,還是我南鷹以開天辟地之決心,將他們打個粉碎無論成敗,歷史之車輪卻是不容阻滯,后人之公評更將證明一切若你們不棄,本將與你們名留青史又如何”
“誓死追隨將軍”鷹將們深深埋下頭來,更有人激動的渾身顫抖。
“所以,劉虞不能亡,公孫瓚他更不能死”南鷹環環相扣的鋪墊終于引出了定論“我們需要制造一個假象,讓天下間的士族暫時松一口氣。他們看到的,是我們處置劉虞與公孫瓚時的不偏不倚,他們會認為,我們出于對大漢的忠誠,出于對穩定江山的考慮,不會趕盡殺絕正如我們在徐州時所采取的策略一樣,一方面顯示武力,震懾群丑;另一方面,以空間換時間,加速對已得領地的掌控和對人心的把握至少,要讓士族這株毒草在我們已經穩固的大后方寸草不生”
“時間,我們需要時間來完全消化每一寸土地,卻不可以貪功冒進”看著若有所思的部屬們,南鷹的面容終于露出了一絲笑容“從這一點看,劉虞和公孫瓚總算是作出了一點貢獻這就是本將想說的第二個原因”
“將軍英明”鷹將之中,有人長聲喟嘆。
“現在,再來說第三個原因”南鷹滿意道“眾所周知,劉虞對于異族持以寬政,公孫瓚卻是嚴苛至極,恨不得斬盡殺絕劉虞的寬政,適用于短期安撫,時間一長則會助長異族的野心,他們定必得寸進尺,繼而蠢蠢欲動,直至傾兵南侵而公孫瓚的方略更是過激,過度的侵略,只會加劇民族之間的仇恨,為彼此亡國滅種埋下復仇的種子無論誰勝誰敗,受苦的都是無辜的各族百姓”
“所以,我需要他們共存”他神情現出一絲凝重“只有這兩種政見同時存在,異族才會既心存顧慮,又滿懷感激,徘徊于邊境一側因為,他們有了進退的選擇,也有了求存的希望如果幽州只有一種聲音,一旦他們適應之日,便是戰起之時”
“說得好精辟”審配聽得目瞪口呆“如此論斷,臣下尚是首次聽聞”
“末將等拜服”當鷹將們交換過信服的眼神,連張夢依都心悅誠服的垂下了頭來。
“等一下將軍”馬鈞從座中行出,向著南鷹施禮“將軍之言,對末將等人確是有如醍醐灌頂然而末將仍有一事不明,懇請將軍示下”
在得到南鷹微笑著抬手鼓勵后,他才從容道“既然將軍有心在幽州制造一個相對平衡,以維持邊境寧靜,那么對于公孫瓚的扶持又作何解釋將軍予錢予糧也就罷了,可是將價值連城的要塞建造圖和投石車制作圖紙也一并交付公孫瓚”
馬鈞停下話頭,仔細斟酌了一下詞語,才再道“末將擔心,公孫瓚將會以此為翼,進而吞并幽州,虎視冀州那時,我們想要擊敗他容易,想要消滅他,可就難了”
他苦笑道“不瞞將軍說,末將也粗看了一下那張要塞圖,端的是無懈可擊,固若金湯將軍一向愛兵如子,難道就不怕那座易縣要塞,日后會成為我渤海軍將士的墳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