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得這么個好苗子,伍秋陽心里那可是高興得不得了當即就是連連點頭“是啊這事兒我跟曾統領提了許久了,只是一直沒能遇著合適的人提上來頂上。”
說著,伍秋陽生怕晏清不將金銘交給他,連忙一拍金銘后背,明示晏清,“我看這小子就不錯我先前也問過小城主,知道他想來咱們晏家軍。這小子底子不錯,當大頭兵屈才了。不如就讓他跟著我,當個參軍,您看怎么樣”
晏清看金銘“金公子以為如何”
老實說,以金銘的實力,做參軍也依舊是屈才了。
但他到底沒有實戰經驗,一開始把他拔的太高,也未必就是好事。
在底層磨練段時日,再說升遷一時,無疑才是最好的選擇。
聽得晏清和伍秋陽的話,金銘有些失落。
他本是想著做晏清的親衛的。倒也并不是為著所謂的近水樓臺,只是想離她近些,就已然是滿足了。
齊術瞧出金銘的猶豫,拿肩撞了他一下,給他使眼色。
金銘斂眸,猶豫了一下,道“不瞞將軍,銘少時便欽佩將軍年幼便可領軍獨端匪寨,后有征戰沙場,立下赫赫功勞,實在令銘心神往之。”
伍秋陽眼睛一瞪,霎時拉開了同金銘的距離。
什么鬼
這是搶先一步挖老孟墻角
初次見面就這么直白,真的好嗎
其余人也沒想到金銘竟然如此直接。
尤其是先前得了伍秋陽叮囑,讓勸著點兒金銘,別得罪孟舒瀾的柳溪元和袁路之。
雖說他們覺得晏清與孟舒瀾這事兒沒成之前,自己好友積極爭取自己幸福并沒有什么錯。
但這頭一回見面就這么直接火熱,豈不是顯得自己輕浮
比起這些人見鬼一樣的心情,晏清雖有些驚訝,但也不至于有太大的心情起伏。
她少年成名,自小就受到眾多贊揚,也自然受到許多人追捧。
從前在西疆,只要去了城里,總是能收獲不少簪花手絹。
兄長說,那是姑娘們對她保家衛國的肯定。
也曾收到玉佩、發簪等男子相贈之物,都被兄長同孟舒瀾收了去,一一還了回去。
他們說,這是他們肯定她的功績,又自愧不如,遂以物相贈。
她總覺得哪里有問題,但玉佩、發簪之物比起絹花手帕著實是貴重了不少,所以之后她再沒收過那些東西。
若是有推不掉的,也都托兄長他們還回去了。
大概是因為同為男子比較好說話吧基本兄長與孟舒瀾出面后,對方都很順從地就將東西收回去了。
也是因此,她再進城,才少了許多困擾。
眼下金銘的舉動,在晏清看來,就同當初自己在西疆時,那些喜歡她的城民們是一樣的。
兄長說,這是城民愛戴她的體現。
她卻對此有些別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