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相逢上前一步,朝皇帝一拱手,道“老臣以為,肖大人所言在理,功卻是不能抵過。但承平縣主為國盡忠,救危濟困,功不可沒,且如今人在羌國,正是戰事緊要之時,倒也不急著追討其過錯。”
許相逢不輕不重地將問題踢回來,看似說了,卻盡是些不痛不癢的廢話。
甚至讓人摸不清楚,他到底是贊同處置晏清,還是不贊同。
皇帝沉沉地收回視線“丞相說的有理,戰事為重。一切功過,待晏將軍回朝再議也不遲。”
皇帝話都說到這份兒上了,肖錄縱使心有不甘,卻也不能再多說什么。
又聽諸位大臣們爭論了些不痛不癢的東西,皇帝覺得煩悶,給安寧遞了個眼色。
安寧會意,在又一人開口之前,笑瞇瞇地出聲打斷“諸位大人還有何等要事要奏”
安寧特意咬重了“要事”二字。
正待開口的官員一聽,頓時收了聲,老老實實地垂首站好。
看來今日可以提前下朝了。
眾臣心中想著。
但這世上最讓人如愿的,就是不能如愿。
“圣上,有關西戎使節來訪和談一事,還請圣上過目。”
柳溪元上前,將早先禮部準備好的接待使臣的折子呈上。
安寧取了折子,小心翼翼呈至皇帝面前。
皇帝接過折子,細致又迅速地看完,蹙起了眉頭。
“啪”
一聲將折子合上,皇帝面露慍怒,“真是好大口氣”
群臣面面相覷,最終視線都落在柳溪元身上,不知道他是寫了什么東西,讓皇帝這般惱怒。
“戰敗之國,人還捏在我們手里,也敢提和親之事”
皇帝沉著臉色,將折子摔出去,一封夾在折子里的文書摔了出來。
枯黃的羊皮紙張,是西戎文書最常用的。
許相逢上前彎腰撿起文書和奏折,看罷文書,翻開奏折,閱畢頗有深意地看了眼柳溪元。
柳溪元拱手立在殿前,低垂首,面對著盛怒的帝王,也不曾像那些在官場上摸爬滾打了好多年的老油條子,一骨碌跪下大拜請皇帝息怒。
是個有膽色的。
許相逢不動聲色地收回視線,將文書與奏折重新呈上“圣上,此次和親既是西戎提起,對我們而言,也并非是壞處。”
皇帝居高臨下睨著他,問“丞相此話何講”
“戰敗和親,請求兩國永結秦晉之好,化干戈為玉帛,乃是古來有之。”
許相逢垂首,侃侃而談,“便是勝者,為彰顯大國氣度,派公主和親,平兩國紛爭,又可使公主教化蠻夷,控察屬國。可見,和親一事,于兩國而言,并非壞事。”
“且兩國結仇已久,連年征戰,邊關百姓苦不堪言,國家賦稅難以減免,若能借此機會握手言和,至少十幾年內不會再起兵戈。對兩國百姓而言,這也是一樁幸事。”
皇帝聽著許相逢滿口百姓為重,眼神一冷,倒問“依丞相言,這和親倒是一件好事了”
許相逢垂首而立,恭敬答曰“老臣以為,利大于弊。”
“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