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無后繼之人,李家、晏家皆以敗落,郭家遠離朝政久已,這朝堂就理所應當地該由他們許家接手。
他許相逢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盤
甚至不惜舍棄老三,斷送他自己這一脈
“好好好,好得很”
皇帝咬牙連聲說著好,眼中怒火有如實質,“你們這是逼著朕,自己把自己的臉皮撕下來放在地上踩眾卿可真是忠心得很”
“請圣上以江山社稷為重”
頂著皇帝的怒火,群臣卻步步相逼,非得要得一個結果。
“小小蠻夷都無法制服,何以治理天下”
皇帝怒喝著拍案而起,“這件事都處置不好,也不必叫他回來了”
底下還有人進諫,卻被皇帝叫禁衛軍拖了出去。
“此事朕意已決,誰再多言,杖刑伺候”
說罷,皇帝拂袖而去,留下身后一眾朝臣議論紛紛。
下了朝,皇帝就將自己關在了御書房中,拒不見人,就連之后的早朝也是一連幾日缺席。
但就算如此,請他召回端王的人還是天天在御書房外跪著,請他召回端王的折子還是堆滿了案頭。
皇帝杖責了一批又一批的人,御書房外跪著的人才漸漸少了。
但他很清楚,這只是暫時的,他終究是要順他們的意,下詔讓老三回來的。
可他如今除了撒潑耍橫地獨斷專行,已是沒有別的拖延時間的法子。
至少,要再拖他們個一月半月,給舒瀾小子多一點時間。
能找到老三最好,若是找不到,或是只找了尸骨,也好有時間讓他準備調度。
晏家那邊也需要時間。
他許相逢既然有了底氣跟自己撕破臉,只怕他早就安排好了一切老三,大概率是回不來了。
既然他許相逢做得這么絕,那也就休怪自己釜底抽薪
兩個月后,皇帝終究是拖不住了,下詔召溫哲翰回京。
詔書離京的前一天,皇帝收到了北疆的折子請求肅清吳放等一干叛國之人的折子。
“哈哈哈哈,好,好”
御書房里,皇帝按著折子笑得癲狂,眼里的狠毒混著快意,“不愧是邊疆最利的刀,就是一個小丫頭片子,也能給人如此驚喜”
“朕倒要看看,沒了北疆,拖著殘局未解的南疆,你這老雜種要怎么啃下西晏這塊硬骨頭”
皇帝盯著在案頭堆成堆的,請他召回溫哲翰的折子,陰鷙的神色里隱著瘋狂,“朕就遂你的意,召老三回來。但愿,你接得住朕的這份禮”
第二天早朝,皇帝當著朝臣的面頒布了詔書,著人即刻出京。
在一片“圣明”的呼聲里,皇帝卻提起了另一件拖了很久的事。,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