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行一路,竟是順利異常,毫無動蕩。
入京之后熱鬧了很多,曾為空城的康都因著這場盛會徹底活了過來,雖不及當年繁盛,卻也一洗了這滿城的寂寂哀傷、愁云密布。
一來一往,諸多事宜,登基大典拍到了八月中秋。
月桂流香的季節,紅綢與喜錢隨著二帝的車輦撒了滿街。
大人們在街邊笑說著恭賀,小孩兒們追著行進的儀仗搶著系了紅繩的方孔喜錢。
雜亂之中最易生亂,燕七早已將能調來的人都調集了過來,跟紅妝負責的禁軍、孟家的暗衛,一明一暗地注意著周圍的情況。
帝王的車輦一側,暗藏著銀槍長劍。
這是一場盛會,也是一場謀劃。
帝王的儀仗走過了長街,熱鬧換了肅穆,車輦在祭祀的宮門前停下。
二帝相攜邁步往那祭祀的高臺而去,一步一個腳印,象征腳踏實地。身后群臣跟隨,井然有序,象征恭順秩序。
禁軍肅列兩旁,祭祀臺上演舞而唱。
“一拜風伯雨師神,風調雨順,谷粟滿倉!”
“二拜五爪應龍神,佑我大寧,國運永昌!”
“三拜往圣英靈眾,定我大寧,固國安民!”
祭祝的聲音蕩開,百官萬民叩首相拜,寂然無聲。
香過三分,祭祝昂首,再唱,“禮成!登天梯!”
二帝相攜起身,拾階而上。
祭天臺上,九龍鼎前。
“加冕!”
隨著祭祝的唱諾,二帝加冕。
“拜!”
祭祝階下拜。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山呼之中,二帝與九龍鼎前,告萬民。
“愿吾國自此……”
“風靜瀾舒,四海承平。”
“海晏河清,天下永寧!”
音浪在空闊的祭天臺上遠遠蕩開,經久不散。
群臣萬民或言于口,或記于心,與之相和,“愿吾國繁榮昌盛,山河永康!”
(全書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