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年的時間里,姬離三人習武讀書,形影不離,感情也自然越來越好,跟項羽不用多說,從小玩到大,
值得一提的是姬離跟易小川的感情,倒是與日俱增,易小川的性格比較愛玩鬧,
不過心地善良,姬離跟他在一起也是覺得心情挺好的,雖然看不慣他的婦人之仁,優柔寡斷,可是還是跟他親近。
三人在這幽居的水榭上,每天都很充實,小日子過得不亦樂乎。
這一天,是中秋節,晚上易小川看到滿月,才意識到這個時間點。
他跟原劇情一樣,自己做出了月餅,還拿過來跟姬離項羽他們分享。
看著易小川手里拿著的盒子,一打開,里面有好幾塊圓滾滾的月餅,項羽有些發懵,“這是何物”
易小川習以為常的給他解釋,“月餅啊,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每個人都要吃月餅的,不會吧,你不知道”
看到項羽和姬離還是一臉疑惑,易小川才反應過來秦朝這個時候還沒有所謂的中秋節,更沒有吃月餅的說法,
于是他打了個哈哈,掩飾自
己的尷尬,
“這是我們家鄉那邊的習俗,每年八月十五,都要吃月餅的,走,我們去外面”,
三人來到外面,駕著一葉扁舟,在湖上游蕩,喝酒賞月,吃著月餅。
項羽拿起一塊月餅試著咬了一口,“嗯不錯,這味道挺好吃的”,他贊嘆道。
姬離則是手里拿了一塊月餅,就這樣看著,看著這塊月餅,姬離不禁想起了另一個世界,思緒有些飄飛,
許久,他回過神來,搖了搖頭,剛好聽到易小川立身船頭,口里吟道,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姬離知道易小川這是想家了,也知道他心里不好受,可是也沒辦法能幫助他,只好跟項羽安慰了他幾下。
第二天,盡管項梁他們一直故意遮掩,不告訴易小川答案,可是該發生的終究會發生。
易小川還是在機緣巧合之下發現了“湯巫山”這三個字的解法,知道了這三個字,
盡管還不知道具體的方位,可是他大致判斷出了湯巫山在燕地,于是便起了離開的念頭。
這自然是項梁跟范增不愿意見到的事情,他們不想易小川就這么離開,白白的放他走。
將來一旦時機成熟,項梁他們舉事起義,憑借易小川的才能,加上師徒關系,那就是個極大的幫手,能助他們一臂之力。
所以他們想盡辦法阻止易小川離開,先是讓項羽和姬離兩人去打感情牌,打消易小川離去的念頭,
可是易小川好不容易找到回家的線索,自然是鐵了心的要離開這,
無奈之下,項梁只好搬出師門規矩,定下三關之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