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冰層共振的敲擊聲響徹周邊,爆聲如雷,不管是天飛的還是地走的都被嚇地遠遁而走。三四百米外的母海豹為了保護幼崽,壯著膽子留了下來,可每聽到一次敲擊聲,都會嚇得縮縮脖子。
蘇云瞅著籃球大小的冰坑,放下工兵鏟稍稍休息。
“之前說過,五公里的數值是有講究的。”蘇云將敲碎的冰疙瘩掃到一旁,然后道“至于為什么是五公里,我給你們說道說道我的想法。”
“不知道你們注意到沒有,剛才的白鯨家庭里,多數都是純白色的白鯨,但還是有少部分的灰色和藍白色的白鯨。”
白鯨不是就白色嗎,還有別的顏色呢我還真沒注意
是不是老了掉色了,e
蘇云嫌棄“只有成年白鯨才是純白色,而且老了不會變色。當然了,發情期可能會變成淡黃色”
頓了頓,繼續道“白鯨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皮膚也會隨之改變,剛出生的白鯨是暗灰色,然后隨之成長為淡灰色、灰色、藍白色。”
“所以,我們便可以通過其身的顏色判定對方的年齡。”
拾起工兵鏟,蘇云跪地繼續開鑿“510年,白鯨徹底成熟,成熟后的白鯨身體永久保持純白色。”
“成年白鯨在水中的時速可以達到50公里每小時,閉氣二十分鐘大約可以游89公里,短短五公里對于成年來說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最關鍵的是有幼年的白鯨。”
“幼年白鯨速度肯定比成年白鯨慢,時速在20公里每小時左右,那么,閉氣二十分鐘,頂天了也就游6公里左右。”
“所以,五公里是最好的距離,幼崽無法安全換氣,成年白鯨肯定不愿意獨自逃離。”
理論怪有文化還真就無所不能
蘇云接受觀眾吹捧的同時,繼續勞其筋骨。鑿冰的這種體力活雖然累一些,扯動身傷勢會疼一些,但也對傷勢有所幫助,淤青的地方慢慢活絡,會很快好轉。
半個小時后,蘇云活動活動手腕,擠碎掌心水泡,看著被鑿出直徑一米左右的冰窟,轉身就往白鯨方向走。
“這實在是一個體力活,浪費了40多分鐘,才鑿出一個不大冰窟,但是這足夠白鯨換氣用了。”蘇云一瘸一拐的迅速走著,他必須用的速度到達白鯨處,然后指引著它們轉移位置。
如果他在路途浪費時間,那么很有可能鑿出來的冰窟就會被重新封住。
鑿冰窟的時候用手,指引白鯨轉移位置用腿,這簡直就是個全身運動。
成年人步行到正常速度是15米每秒,所以1公里需要時間,差不多是1112分鐘。如果按照1112分鐘來計算的話,那么5公里就得要走一個小時。
這一來一回就得兩個小時。
兩個小時的時間蘇云可不允許,這么久冰窟絕對冰封住了,而且還不知道冰得結多厚。漸漸的蘇云開始慢跑,他必須要抓緊時間。
腳底的傷沒太大影響,身體素質起到了關鍵作用。
快速來到白鯨處,此刻的白鯨發現發現蘇云回歸,頓時發出嗡嗡的聲響,很是歡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