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謀者不可動情,可人的一生中總會有些叫人意料不到的奇遇,比方說她遇到了秋蘭溪。
秋蘭溪以為,她是先有了那個想法,才找的她,卻不知,自己分明是先看到了她,才有的拿她阻婚事的想法。
她是大寧高高在上的韶光公主,所以她無需在意旁人的非議,不必去顧忌她愿不愿意,她想,對方就注定只能成為自己的女人。
于是一開始,便注定了她們咫尺也比天涯遠。
燕清黎曾以為自己更像父皇,可她后來卻發現自己也許更像母親,但她又繼承了父皇的精明,因為她與天下間所有人都一樣貪心,既想要那個位置,也想要她。
人多數的執念,大約都是從想要開始的,一開始只是想要得到,得到了便想讓對方只能看得到自己,看得到自己了便想讓對方將滿腔真心的送上。
燕清黎其實很少會考慮得失,她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一定要得到,她其實與父皇一樣,本質上都是很自我的人。
在這個過程中,她得到了很多,也失去很多,雖然這其中得到的、失去的都有很多是她一開始也沒有預想到的,但這些她都不在意,想得太多,求得太多,都會容易溝壑難填,她有野心,也懂得收斂,反正,她想得到的,都得到了,而別的,來日方長。
所以她從未問過愛不愛這種問題,也不曾告訴過對方自己愛不愛,人世間并不是所有感情都一定要說出來才算塵埃落定、真相大白,只要它是存在著的,時光就會必然會告訴想要得到答案的人真相。
但很偶爾,燕清黎也會不安,大約是她們都清楚在彼此心中還有更重要的東西,永遠都無法為了愛人拋棄一切,故而便會在午夜夢回時,滋生出點不安來。
不是最重要的,便無法堅定不移篤定她們永遠都不會分離。
事業上,她們也有著不一樣的政治主張,燕清黎需要平衡,而秋蘭溪想要平等。
所以她們也注定不可能永遠和睦。
她需要平衡,所以朝堂上她不會擺明車馬支持秋蘭溪,秋蘭溪想要平等,所以她的每一個政令她也未必會認同。
但好在她們都是能夠做到公私分明、自己消化情緒的人,并未因此就感情破裂,不過她們也會有冷戰的時候。
人的情緒不可能時時都能控制得完美,秋蘭溪太過激進,而她卻愿意花費個數十年、百年來達成一個目的,所以哪怕目標一致,她們也不一定就會和諧。
秋蘭溪不理解她為什么能這樣溫吞,百年之后誰能肯定事情就一定會朝著自己預想的方向走,燕清黎也不理解她的急切,做好自己想做的就夠了,便是在當下把事情做完了又如何難道在自己身死之后就不會觸底反彈
可只要舉止溫和一些,哪怕她們死后,這條路也不會被堵死,總有被重啟的一點,但若是手段激烈,那些害怕這一幕重新出現的人,必然會想盡辦法讓世間再不出現這一幕。
燕清黎試圖說服她,這不僅僅是因為想讓她認同自己的做法,還因為害怕,帝王也不是萬能的,誰都是在摸石頭過河,若有一天,她真出了岔子,被群起而攻之時,因為她做人從不留一線的做法,那些恨她入骨的人,會怎么對她
秋蘭溪卻全然不在意,自斟自飲了一杯涼茶,然后才說“無妨,君廉我貪,君賢我惡,天下惡名若能盡歸于我,那反倒是一件好事。”
她堅信不疑的篤定這一點,畢竟當所有的惡名都在她身上時,天下人都看不見燕清黎,看不見她背后的女官,更不會再看見下一任女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