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道門小師祖
孫思邈知道,自己提的這個要求太過冒昧。
并且秦朗不比別人,他可是陛下親封的開國縣男。
他有爵位在身不說,手中也不缺少錢財,更是拜的仙師,習得一手神仙法術。
這樣的人,這世間怕是并無其他東西能讓他看得上眼了吧。
道門清苦,也拿不出什么好的條件能讓這位仙人子弟心動。
是以看秦朗眉頭緊皺,孫思邈心中苦澀。
“自見你之后,老道便動了將你拉入道門的心。”
“雖然你拜的始祖為師,卻不曾在道門掛名。所以嚴格來說,你現在雖屬道門一脈,卻也是世俗中人,與我道門牽扯并不深。”
“老道知道自己這個要求太過冒昧,你若不同意”孫思邈說道這里,玄機子與玄云子一同驚叫。
“師兄”兩人面帶焦急齊齊開口叫了一聲。
“住口”孫思邈瞪了兩人一眼“加不加入道門,都由朗哥兒自己做決定,道門眾人誰也不可勉強,否則別怪老道翻臉”
說完這句話,孫思邈對秦朗說道“雖然老道私
心還是希望朗哥兒你能入我道門,但你若不同意,卻也無事。”
“你放心,有我在,不會讓他們威逼與你,從心即可。”
秦朗一直皺著眉在聽。
他聽書呆子書友念叨過,說唐朝時期,經過連年征戰人口銳減,大片土地荒蕪無人耕種。
而佛教發了度牒記載在冊的僧尼就有數十萬人,這些人不事生產不服勞役,并且免除賦稅,多占田地財產。
而普通百姓,因為苛捐雜稅過重,因此投奔佛教而去出家為僧,使得佛教人口更是暴漲,如此循環往復,更使得佛教勢力空前高漲。
并且書呆子說過,佛門不論善惡不論好壞,凡是來人盡皆接納。因此有許多敗類,因在世間混不下去便出家為僧,從此拋棄一切過往。
可既是惡人,真的能夠棄惡從善嗎不見得吧
那么,道教就好了嗎不見得吧
孫思邈不也說,有許多道教敗類,在民間愚弄百姓斂取錢財,敗壞道教名聲嗎
可見,不論什么派別,都是有好有壞,不能一概而論。
在前世,他即不信佛也不信道,他的信仰是國家
他并不愿意參與佛道之爭,這些說來和他并無什么關系。
可他現在為自己找的身份是始祖老子的徒弟,天然上便和道教有了聯系。
雖然他并未在道門掛名,但是這種聯系卻割不斷。
可是古代都講究香火有繼,傳宗接代。自己占了秦朗的身體,便要承擔起這一責任,不能讓秦家絕了后,否則豈不是對不住原身雙親
秦朗眉頭皺的死緊,對孫思邈說道“孫道長,不是小子拒絕您,實在是小子還有個童養媳需要我照顧。”
“并且,晚輩還未成婚為秦家留下一男半女承繼香火,此番加入道門是為大不孝”
玄機子和玄云子聽了這話卻是大喜。
原本他們看秦朗皺眉以為此行要無功而返,但若是秦朗擔憂這種事情,那邊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