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小國若是我們將所有大炮一字排開去轟,怕是不用片刻便滅國了,更別說京都城一座小程,怕是轟的多了整座城都將不復存在。”
“咱們國師不還在京都城內么炮轟之前可得先通知國師一聲,免得炮彈無眼傷了他。”
“對于陛下對于大唐來說,我等顏面不重要,安慰也不重要,唯有國師重要,若是他在倭國出了事,縱使讓整個倭國陪葬,也難抵得上國師一人。”
“大家都知道國師在陛下心中的地位,他若傷了,我等怕是也不必回長安了,直接以死謝罪便是。”
他這番話倒是提醒了一幫火氣旺盛,恨不得親自操縱火炮滅了倭國的一幫使團官員。
長這么大,他們還從未被蠻夷之人如此羞辱,此仇若是不報無顏再回長安。
只是這老家伙說的也對。
秦國師還在京都城內呢
若是不小心傷了他,他們萬死難辭其咎。
“對對對,這老家伙說得對。”一人拍了拍胸口,心有余悸的道“我等只顧著商議炮轟倭國的事情,倒是將國師給忘記了。”
“左右城內已無使團成員,也僅剩下國師帶的那些大唐之人,等轟完了興元寺,派人通知國師一聲,讓他盡快撤出倭國與我們匯合。”
“再說我們兵多將廣武器威力又甚大,有在海域不缺補給,莫說圍上倭國幾天,便是圍上一年也是不怕的。”
“等國師離開京都城,這整個倭國哪里我們轟不得”
一眾官員聽得眼睛一亮。
可不是怎么的
莫說他們帶了足夠的糧食,便是不夠,這不也有倭國嗎
吃完了縱兵搶糧也就是了。
反正這倭國是蠻夷之邦,又不是搶我大唐百姓,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即便不搶,他們身在還上,還能缺了食物不成
隨便派些士兵捕撈,便能捕撈到足夠多的魚蝦,以供士兵食用。
這些天跟隨船只出海,他們可是見識到了這大海的富饒。
若說大唐的百姓缺少肉食,一家人一年難得吃一回肉,可臨海的百姓,卻可以魚蝦為食,一年到頭不缺肉。
若是能派人捕撈,將這些海里的魚蝦帶回到大唐長安,或者是其他地方販賣,那百姓將再也不必苦惱沒有肉吃了。
這些魚蝦捕撈方便數量眾多,那么相應的,價格自然也就低廉許多。
最起碼比肉食要低上許多,不至于讓大唐的百姓吃不起。
有了食物來源,誰還怕圍城不成
再說了,陛下是馬背上的皇帝,重視武將,他們這幫文官,也跟著有了一個上戰場殺敵立功的夢想。
以他們的身子骨,上戰場殺敵是不可能了,可圍了京都城再炮轟,不也是上戰場殺敵么
他們為了捍衛大唐的聲譽,捍衛大唐的榮譽,捍衛陛下的臉面而戰,等回了長安陛下得給他們算功勞
“說的不錯,待通知國師離開京都城之后,我們再炮轟京都城,給那倭國土鱉王小兒,一點厲害嘗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