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倭國,百姓若是想識字,那簡直比登天還難。
雖說在大唐筆墨紙硯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但也非是普通人消費不起的,但在倭國,只有皇室和世家貴族才能用紙,普
通世家只能用竹簡或者獸皮。
而倭國的普通百姓人家,整日里掙扎在溫飽線上,還要忍受貴族的欺辱,即便真存了獸皮,也大都是拿去賣了換些錢財
補貼家用,哪里敢用來書寫
再說即便有那個魄力,舍得用獸皮來書寫,可這倭國卻不像大唐那般有書店,便是寒門士子買不起書,但背下來然后抄
寫還是沒問題的。
可關鍵的是,在倭國,書本知識都掌握在世家貴族和皇族手中,根本沒有書店這種鋪子,便是百姓們想要多學習一點來
改變人生,也沒那個機會
所以,這個時代的悲哀便在于此。
何況倭國貴族們送自家子弟去興元寺學藝之時,最小的也有五六歲了,在世家貴族中,這個年齡的孩子早已開蒙,若是
送去興元寺,只怕還會早早培訓過才成的。
而最大的也有十一二歲了,在這個時代,十一二歲的孩童已是快要成年了,知道的可比后世這個年齡段的孩童知道的多
而若是出自平民之家的孩子,在這個年齡送去興元寺,第一件事便是要給他們啟蒙,教導他們認字。
否則連字都認不全,人數再多再是乖巧又有何用
兩相對比之下,也難怪觀勒會對世家貴族子弟下那么大的功夫去籠絡,甚至于將這些弟子們教導的即便不能完全站在他
這邊,也絕對不會與他為敵。
畢竟這個時代,是個師徒如父子時代,若是做徒弟的背叛了師傅,是要被人到脊梁骨一輩子的
真把名聲傳揚出去,能背叛從小教導他的師傅的人,誰能肯定以后便不會背叛他
如此這般,不管是為了自己的名聲,還是為了其他,都不敢輕易行差踏錯,而那些送自家子弟進入興元寺學藝的世家貴
族,可不就偷雞不成蝕把米了么
不過,不論這個時代還是后世,臉皮厚不在乎名聲之人也比比皆是,且也別小看了這個時代家族對自家子弟洗腦的能力
總而言之,不管是倭國那些世家貴族還是興元寺,沒一個好相與的。
以觀勒或者說興元寺的做事方法,便是這玉玨掌握在他們手中,又怎肯輕易暴露出來,叫倭國那些世家貴族和皇族
知曉
有句話說的好,肉還是悶在鍋里吃著香
興元寺原本就因為這些年的行事,已然是成了皇室和倭國貴族的眼中釘,哪里還敢讓他們知道擁有如此威力巨大的武器
不然只怕是分分鐘便會被群起而攻
即便興元寺隨便拎出來一個弟子,都能吊打倭國皇室和世家貴族的人,但打仗可不是兩人打架斗毆,只要拳頭夠硬變成
。
若是興元寺真被這些人群起而攻,那他也就只剩下一個下場,變成第二個物部氏
且早些年滅物部氏的時候出現了一個興元寺,那誰又焉能得知,在滅興元寺的時候,不會出現另一個興元寺
現在還好,雖說互有摩擦,但都尚在可控范圍內,若是玉玨的消息暴露出去,這興元寺成為地兒個物部氏不作他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