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幾個女孩是南方人,理解不了他們對餃子的迷戀。
呂鳳這時候柔聲道:“旁邊不遠有個北方餃子館,我們有時候加班錯過飯點兒會去吃一頓,味道還不錯。”
“那去吃餃子吧。”周林道。
這時候遺跡人沒回來,頭天回來的人已經送走,鎮上人不多,因此趙晴中午還沒定餐。
聽到周林這么說,便問了一下其他人的意見,見大家都同意,于是從善如流,帶領眾人從民宿出來,去了不遠處的餃子館。
餃子館面積不大,只有七八張小桌,還沒到飯點兒就已經坐了兩桌食客。
一桌看上去像是修路蓋房的工人,另一桌大概是其他考古隊留在鎮上的工作人員,其中一人還跟趙晴認識,見面就寒暄了幾句。
周林他們人多,拼了兩張桌子,看墻上菜單除了餃子外,還有班長他們老家那邊風味兒的炒菜。
大伙便要了醬骨頭、鍋包肉、殺豬菜、酸菜白肉等各色菜肴,又要了十幾份不同餡料的餃子。
九個人要十幾份餃子,主要是大壯說他吃餃子一個人能頂仨。
這邊物價比較高,不過是花趙晴的錢,大壯和范劍點起菜來一點不心疼。
等菜上齊餃子也端上來的時候,小飯館的其他桌子也都坐上了客人,看起來生意很不錯。
大壯一看到餃子,眼睛都直了,端起一盤一口一個,很快吃完,這才美滋滋的喝了碗餃子湯,開始吃菜。
范劍也是,連著吃了大半盤,直呼好久沒吃過這么好吃的餃子了。
老板對餃子的味道雖然自信,但也清楚沒到他倆這么夸張的程度,一猜就知道幾位是從沙漠出來的人。
最近幾天這種情況見多了,對此也見怪不怪。
眾人一邊吃一邊聊,話題基本上都圍繞著遺跡考古展開。
尤其是前幾天沙漠中的大雪,以及之前有人偷肉被誤會為野獸,聊的十分熱鬧。
這時候李志的名字又被拿了出來鞭撻,就連趙晴也沒替他說一句話。
畢竟她剛剛知道,之前說她占用公共資源給周林送東西的謠言,就是李志傳出來的。
就算對他沒什么特別的看法,至少不會幫他說話。
反正原本就不熟,沒必要在意那個人。
至此劉勤才知道,李志在這個班里居然如此不受歡迎,怪不得那家伙天天說他們班上的人不好呢。
如果一個班的人都說他有問題,那就該好好想一想,會不會確實就是他的問題呢?
至少從這兩天的接觸來看,江琴屬于與世無爭的性子,應該不會做出無故跟別人一起孤立同學的事情。
除非是李志做的太過分。
飯吃到一半,旁邊桌子大概聽出他們的身份,便有人搭話,詢問遺跡的事情。
趙晴咳了兩聲阻止學生應答,隨后沒發音說了個“文物販子”的口型。
眾人清楚了怎么回事,便沒人再搭理那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