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節后,會先有大量的皇室宗親以及達官顯貴率先舉家遷移至燕京,特別是隨著燕京城已經初具規模后,那些想要跟皇家搞好關系的宗室與顯貴,特別是那些皇親,更是恨不得立刻插翅飛到燕京,從而能夠先人一步,在燕京給他們自己物色一座地理位置極佳的宅院。
抱有這種心態的人在臨安尤其多,甚至就連宗室新安郡王趙士誠也有意現在燕京置一座府邸。
之所以會如此,完全是因為在趙擴御駕親征回到臨安后,遷都的心思不知何時從宮里流傳了出來,從而使得臨安的達官顯貴、皇親國戚便不得不開始早做打算,以免在朝廷遷都之后他們落于人后,甚至無法在燕京謀的一處位置佳的宅院。
也正是因為趙擴想要遷都的意思從宮里被傳了出來,從而使得那些達官顯貴、皇親國戚,各種有關系有身份或者是有地位有一定影響力的家族,開始通過各種關系尋求在燕京置辦宅院,從而也就導致了,上元節這才剛過,就有大批來自江南各地的商賈涌進了燕京城。
甚至一日數十家的商賈涌入,讓燕京都要以為難不成南邊起戰事了,這才使得這些商賈聞風而動逃命似的北上?
南邊身價不菲的商賈北上,加上其背后勢力的授意指使,使得這些北上商賈,一邊開始在燕京開設各種買賣,一邊給自己物色宅邸,一邊自然是還要為其背后的關系網來物色更好的宅院。
從而也使得前些時日因為短缺現銀剛剛緩過勁來的燕京,一下子像是擁有了一座花不完的寶山似的,大量的現銀甚至是包括黃金如潮水一般向燕京涌入。
與李鳳娘在上元節游走了小半個新燕京城,而后不出一月的時間,新燕京城還未完全建制好的各處民居,就已經被搶購的七七八八。
不過一月的購買狂潮,讓原本燕京城里的商賈與顯貴都有些目瞪口呆,當他們后知后覺的反應過來,朝廷未來可能遷都于新燕京城時,一個個不由得有些懊惱的拍著大腿,直呼竟然一個不察,被別人搶了先。
于是,當來自南邊的商賈購買潮還沒有完全褪去,來自燕京城的那些商賈與顯貴,以及周遭幾個城池的顯貴,也開始加入到了搶購的狂潮當中,從而使得燕京府的賦稅,竟然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內,超過了去年一年收上來的各種賦稅。
慶王趙愷、前些年也被賜封為吳王的趙師淳,加上新安郡王趙士誠以及其他皇室宗親,甚至是包括了宮里幾個圣上趙擴妃嬪的家人,要么是直接寫信給葉青,期望葉青能夠在新燕京城給他們預留一座位置佳的宅院,要么便是通過其他官員的關系,總之最后也是要呈到葉青的跟前。
相比較于其他一些只是單純想要占幾塊好宅院的顯貴與商賈來,那些皇親的目的則是變得更為耐人尋味一些。
通過種種關系而后期望能夠在燕京謀得一座好宅院外,便是也希望借此機會,能夠跟朝廷的唯一異姓王葉青攀上交情,即便他們已經是皇親國戚的身份,但在臨安他們也是很清楚,眼下大宋江山能夠如此強盛,且不被人欺侮甚至還能夠讓其他如大理俯首稱臣,雖有當今圣上御駕親征的緣故,但更多的原因,自然還是因為朝廷這位遠在北地的異姓一字王葉青。
但因為這位燕王常年不在臨安而居于北地燕京,便使得新晉的那些皇親國戚、達官顯貴,甚至是包括一些朝堂官員,即便是有意想要與燕王攀交情,但奈何相隔數千里而求之不得。
所以如今既然有了機會,這些人自然是不愿意放過,但礙于圣上趙擴的面子,一些人自然是不敢明目張膽的與燕王攀交情,而通過其他方式向燕王示好,也就成了他們的唯一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