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前廳回到自己所在的庭院內,李師兒還沒有從剛剛葉青與劉克師的談話中回過神來。
特別是當她得知,葉青派墨小寶、鐘蠶他們劫走的那批糧草,則是會分發給金國的貧苦百姓后,李師兒的心情就有些意味難明,一時之間竟是有些喜憂參半。
她當然很清楚,葉青之所以如此是為了收買人心,是為了伐金能夠更容易一些,即便是以她與兒子完顏安康的名義來分發,但李師兒同樣很清楚,最終收買人心的名與利,都會落在葉青的頭上,從而使得葉青更能夠名正言順、深得人心的把金國納入大宋的疆域之內。
完顏陳和尚、完顏斜烈、乞石烈白山三人已經不在她身邊多時,而葉青也向她透漏了三人的動向,其目的便是為了利用完顏陳和尚三人來切斷完顏福興有可能的率兵回來馳援完顏珣。
所以如此一來,李師兒也就不難猜測,下一步金國境內若是因為完顏弼的死,而引起了軍隊將領與地方官員的矛盾后,那么忠孝軍勢必會因而趁機因為糧草問題而與地方官員發生沖突,如此一來,也就給了忠孝軍倒戈的借口。
而倒戈后的忠孝軍,接下來必然是要前往完顏陳和尚三人的麾下,用來阻擋完顏福興對完顏珣的救駕。
想到此處的李師兒默默的嘆了口氣,她不得不承認,葉青在金國的這些時日,一直都在按部就班的實施著自己的計劃,從而雖然達不到不戰而屈人之兵之勢,但最起碼可以讓他在對金國發動戰爭時,能夠把代價降到最低。
李師兒在庭院內發著呆,而此時會寧府的完顏珣則是在御書房內,胸口填滿了怒火卻無處發泄,完顏脫達戰戰兢兢的跪在地上,整張臉幾乎已經是緊緊貼在了地面上,就像是一只把腦袋埋進沙子里的鴕鳥一般。
前幾日完顏脫達狼狽回到會寧的一幕仿佛就像是發生在昨天一般,寧遼鎮的沖突致使完顏弼身死,周遭駐軍將領也是死了好幾個,這些人的損失雖然讓他憤怒、失望,但終究不過是百十來人而已,即便是完顏弼死了,駐軍將領死了好幾個,但比起一場戰爭來,這些死傷并不算什么。
可令完顏珣感到憤怒的是,因為完顏弼與周遭駐軍將領之間的沖突,而引發的惡劣影響卻是他始料未及的,這兩日朝堂之上可謂是已經形成了文武官員的互相攻訐,使得原本朝堂之上平衡的文武之勢漸漸開始傾斜,文官想要在朝堂之上穩壓武將一頭,而武將也想仗著幫助他完顏珣奪得皇位的功勞,能夠在朝堂之上更有威權一些。
朝堂之上之所以會出現這一切,顯然都是拜完顏脫達所賜,要不是他路上耽擱了一些時間也不至于發生這種事情。
而今日,再次來到皇宮的完顏脫達,竟然還敢狡辯,說不管自己是不是能夠趕到寧遼,怕是完顏弼都得死,因為……這一切都是來自遼陽張齊顏跟葉青二人的陰謀。
這讓完顏珣更是火冒三丈,雖然當初他懷疑過這是葉青跟張齊顏的手段,但當完顏弼距離遼陽越來越近時,完顏珣就放棄了這種懷疑,畢竟,若真是葉青與張齊顏嫁禍于完顏弼,那么就不該讓完顏弼順利到達會寧府,接受自己的審訊才是。
不錯,如今完顏弼確實沒有順利到達會寧府,因為寧遼鎮的軍政沖突,使得完顏弼直接死在了寧遼,接連損失的還有自己的極為軍中將領。
御書房內一片寂靜,直到過了好久的時間,就在完顏脫達跪在地毯上的膝蓋都感覺到一陣疼痛時,完顏珣這才長長的吁了口氣,沉沉道:“遼陽的情況如何了?”“回圣上,自臣趕到寧遼得知完顏弼大人已死后,就立刻在第一時間往遼陽派遣了人查探那邊的情況,但接連好幾撥探子……到現在都還沒有回話,哪怕連一個字的消息都沒有傳回來。所以臣才懷疑,是不是遼陽已經發生了什么……我們不知道的情況,或許……或許……臣是猜測,會不會是張齊顏已經被葉青收買了。”完顏脫達戰戰兢兢的說道,心里除了希望把這一次完顏弼等人死在寧遼的罪責推給遼陽的張齊顏,以及隆安、咸平的兩位知府外,自然是希望如今遼陽有什么緊要的事情發生。畢竟,如此一來他最起碼就可以不用戰戰兢兢的面對完顏珣,而且若是有可能,說不準他還會因為率先發現遼陽發生的事情而被升遷至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