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葉青收復北地時與金國發生的每一場戰爭,無論是收復燕京還是河東、河北兩路時,雖然葉青麾下的大軍也都會遇到阻攔,但沒有哪一次的戰事,能像這一次的戰事這般激烈,傷亡這么慘重。
這并非是葉青麾下大軍的戰力,在攻下燕云十六州后呈下降姿態,而是因為金兵在完顏珣以及其他將領的率領下,戰略上已經是退無可退,自然而然的激出了相比以往更要強大的戰斗力。
正所謂置之死地而后生,那時候的金兵在失去疆域時,最起碼渝關關外的大片疆域可以供他們休養生息,甚至是偏安一隅,所以在士氣上還是決心上,相比起帶著復仇怒火的宋軍來,自然是戰力要大打折扣。
可如今,他們也就只剩下了渝關這片疆域,已經到了退無可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自然而然的,在這個時候禁軍所爆發的戰力,則是完全超乎想象的。
即便是葉青之前早就做好了這樣的思想準備,可當戰事真正開始后,葉青都不得不嘆服于金軍的戰力,甚至還發出了只有李師兒聽到的感慨:難怪當年金軍能夠勢如破竹的拿下我大宋的汴京等地,這樣的戰力,若不是我們早有準備,恐怕早就被他們打的從遼陽撤退到渝關防守了。
好在戰爭除了直接體現在戰場上的戰斗力之外,更是錢糧的消耗,以及對于百姓民心的爭取上。
戰斗力于宋廷這邊而言并不吃虧,何況如今是慶元七年的六月,哪怕是天時也是傾向了宋廷這邊。
錢糧于宋廷而言,既是問題也不是問題,劉克師及時的回到燕京,使得錢糧的問題雖是問題,但顯然并沒有影響到各路大軍的糧草供給,只是因為燕京城的一些動蕩,使得錢糧成了一個不穩定的問題,但好在眼下還并沒有直接體現在遼陽的各條戰線上。
雖然宋廷是戰略上的進攻者,顯然并不會輕易贏得民心,可金廷因為高麗一戰的拖累,加上去年的天災,使得糧草問題在去年就已經出現了捉襟見肘的問題。
完顏珣加征賦稅,雖然暫時性的解決了大軍的糧草問題,可百姓卻過的越發的苦不堪言,而隨著在遼陽的戰事全面爆發,完顏珣若是想要把葉青趕出渝關以外,在眼下,就必須繼續加征各項賦稅,如此一來,雖然解決了大軍的糧草供給問題,但卻是失去了過的越發苦不堪言的民心,從而使得百姓甚至更期望富裕的宋廷能夠接管他們,不論頭頂上的天是什么天,但只要能夠讓他們活下去就行。
從遼陽出發,葉青并沒有選擇乘坐馬車。雖然并未身著甲胄,但依然還是選擇了騎馬前往各路大軍巡視。
趙盼兒同樣也沒辦法乘坐馬車,畢竟,葉青都選擇了騎馬,她若是坐馬車,豈不是顯得有些不合時宜?
李師兒并沒有跟隨葉青出走遼陽,賈涉因為耽羅一戰,留給李師兒的心理陰影太大,所以也不可能在遼陽看護李師兒,只能是跟隨著葉青出城巡視各條戰線。
走出遼陽不過幾里地之后,仿佛空氣中都能夠嗅到血腥與殺伐的味道,郁郁蔥蔥的田間地頭也失去了百姓們忙碌的身影,莊稼與雜草混同長在一起,帶著一股說不出來的辛酸與荒涼。
時不時的還能夠看到一些被戰爭碾壓過的痕跡,而這樣的地面上,雜草的長勢更是勝過莊稼。
自出城之后看到的這一幕,不單是讓葉青在馬背上連連的長吁短嘆,就是連跟著出來想看新奇的趙盼兒,見到這一幅場景后,心情也開始變得低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