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之所以家眷被留在會寧府,有的是原本就住在會寧府,有的則是因為朝廷的要求,在他們從咸平退守后,家眷就已經被朝廷以保護、解決他們后顧之憂的名義被帶到了會寧府。
他們當然也清楚,朝廷的用意不過是希望他們能夠頑強抵抗宋人,而他們的家眷被帶到會寧,既是幫他們解決后顧之憂,同樣對他們也是一種隱隱的要挾。
不過當宋軍兵臨城下后,心頭的惶恐開始漸漸蔓延時,因為完顏從彝的慫恿也好,還是提醒也罷,使得軍中的諸多家眷被帶至會寧的將領,都會不約而同的去想,若是他們真的戰死在隆安的話,那么朝廷就真的會善待他們的家人嗎?
這個問題沒有人知道答案,因為就連同是宗室的完顏從彝也在擔憂家眷的安危。
更何況,完顏從彝還讓王質與高虎提醒過軍中的那些主要將領,乞石烈諸神奴已經兵臨會寧府城下了。
所以對于當時的隆安城守軍將領而言,這個時候他們幾乎已經是陷入到了兩難的境地中。
能夠被朝廷打著照顧家眷的名義,把家眷帶走的將領,在軍中幾乎都是一些位高權重的將領,既有著足夠的影響力,同樣也有著極大的權利,若不然的話,朝廷顯然也不會帶走他們的家眷。
而這些軍中影響、權利極大的將領,幾乎沒有一個屬于那種家徒四壁、清貧之人,家里除了人數龐大的家眷外,同樣,這些年來也積攢了不少的財富。
所以既是為了家眷,也是為了自己這些年辛苦得來的財富自己有命去享受,也就使得他們更愿意向宋人投降,以此來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與財富。畢竟,皇后李師兒都說了,不會跟他們算舊賬,只會找完顏珣清算總賬。
如此一來,那么軍中的這些將領,在心中哪怕是做最壞的打算,也有足夠的理由認為:投降了宋軍之后,哪怕是得不到權利與官位,可最起碼做個無事一身輕的富家翁應該不成問題吧?
即便是遠離了官場,只要有家眷在,只要自己積攢的財富在,只要自己還活著,那么還奢求什么呢?畢竟,不管如何,這樣總比丟了性命,也同樣保不住家眷要強吧?
而今葉青問起誰愿意同行,所以他們不管出于何種目的,在這個時候都要站出來向宋人表明他們在投降后的立場。
葉青很滿意大廳內的所有人都毫不猶豫的站起來,表達著愿意跟隨前往會寧府的決心與立場,完顏從彝扭頭看了看都站起來的軍中將領,心頭則是多少有些無奈。
不得不說,大金國淪落到今日這般困境,與這些軍中將領貪財戀權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若是他們都能夠像宋軍中的將領一樣,比如墨小寶、鐘蠶等等將領一樣,更愿意腳踏實地的率領麾下大軍行軍作戰,用戰功來滿足自己的財富、權利的欲望的話,那么大金國也就不會這么快就淪落到這個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