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擴默默的點點頭,韓彥嘉也在心里不自覺的佩服著樓鑰的洞察力,不得不說,在朝廷遷都燕京之后,刑部尚書畢再遇,顯然真的是更為合適左相的人選。
畢再遇在刑部多年,跟地方官吏打交道的經驗也比較多,而若是由他任當今左相的話,那么在一些官員的任免把控上,自然就要對朝廷、對眼前的趙擴要有利的多。
朝廷遷都至燕京,顯然絕不會滿足于在燕京上朝以及頒布各種國策,如今遷都后,最重要的還是要穩定地方與朝堂,甚至是……把當初一些葉青在收復北地時任免的各地官吏,在這個時間段能夠換掉一批,從而能夠在短時間內讓大部分的官吏都變成心向朝廷的官吏,而不是只知燕王葉青的官吏。
所以朝堂之上能夠選擇的官員本就不多,除了畢再遇等幾人之外,其實趙擴也并沒有多余的選擇。
之所以趙擴一開始會選擇葉青,不過就是事情的兩個極端罷了,要么便是朝廷任命葉青為左相,而后在葉青的眼皮子底下,公開坦誠的任免調換北地一些官吏,如此自然是因為趙擴跟葉青之間的信任,從而不會使得他們君臣二人產生不睦。
而另外一個極端,自然就是在沒有葉青參與的情況下,朝廷任免另外一個人為左相,而后由他來前頭做這一件任免、替換北地各級官吏的事情。
當然,不管是哪一個極端,能夠讓趙擴有底氣的便是,如今的葉青已經在毫無條件的放權給他這個皇帝,不上朝正是出于這個原因,而跟李鳳娘的談話,也讓趙擴意識到,在一些事情上,他或許可以再膽大一些。
畢竟,有些話,葉青還是沒辦法直接對趙擴明著說出來,不然的話,那些當初被葉青任免的北地官吏,恐怕也都會在背后開始咒罵葉青卸磨殺驢了。
趙擴當然知道畢再遇此人,也是由大理寺走出來的一個官員,這些年在臨安官場也是頗有威望,與樓鑰也幾乎被看成了朝堂之上最為有潛力的兩個官員。
而在謝深甫一事兒上,其實除了吏部之外,刑部也是出了不少力,但在謝深甫這件事情上,畢再遇則是做的不顯山不露水,既是維護了朝廷的決議,但同樣也沒有讓這件事情在刑部形成不良的影響。
可以說,在謝深甫一事兒上,畢再遇所做的一切都很合趙擴之意,很穩重、很低調,而且更為重要的是辦事得力,還能夠顧及整個大局。
當然,耶律楚材也是一個難得的人才,但因為其金人的身份,顯然就已經把他排除在外了,何況就如同燕王所說,不管是完顏刺還是耶律楚材,或者是完顏從彝,如今朝廷給他們的差遣,其影響力已經足夠穩定金人民心了,甚至還會使得金人士子開始正視大宋朝廷,以及愿意在大宋朝考取功名。
做到心里有數后的趙擴,便讓兩人出了宮,而不多會兒的時間,外面就傳來了葉青進宮的消息。
趙擴最終沒有選擇在御書房,而是選擇在了一個韓瑛養了諸多花花草草的宮殿,那里如今還有著諸多沒有搬到外面的花草,都是因為燕京寒冷的冬季怕被凍死,所以才都被放進了這間宮殿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