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管怎么說,今年的元日對于朝廷也好,對于百姓也罷,可謂都是一個真正的全新開始。
當年那個只能夠偏安一隅的弱宋,如今早已經一掃頹勢,變成了一個龐大輝煌的王朝,不止是朝堂上的所有官員,甚至就連宋廷的老百姓,在這個元日仿佛都沾染上了宋廷盛世的喜氣。
從而使得這個元日可謂是極為熱鬧,甚至超過宋廷自立國以來的任何一個元日。
不論是那邊臨安、建康、嘉興還是揚州,抑或是北地的濟南、汴梁或者是太原、長安等地,在這個元日都可謂是做到了官與民的普天同慶。
尤其是燕京今年的元日,比起前兩年來可謂是更多了幾分盛世的喧囂的富庶的熱鬧。
特別是隨著燕京人口的增長,世家豪門、商賈名流也開始逐漸涌入大宋都城燕京城,雖然相比起更多有著敏銳眼光的豪門勛貴來,這些各地的世家豪門、商賈名流涌入燕京城的時間晚了很多。
但這并不妨礙他們在到底燕京后,用他們自己的方式來向朝廷表忠,以及慶祝他們對宋廷的忠誠。
年前從宋廷各州府開始舉家遷徙到燕京的這些世家豪門、商賈名流,早早就打算好了今年元日該如何來度過,以及想好了初來乍到的他們,又該如何與當地的官府或者是鄰里搞好關系,并從中提升他們自己的聲望,讓他們能夠在第一時間內,就融入到他們原本在各地州府中該享有的地位與聲望。
也正是因為他們有著旁人不知的目的,自然在歡度這個遷徙后的第一個元日時,是格外的賣力跟闊綽。
燕京城內,這些人所在的坊地,都由這些剛剛遷徙的豪門世家、富賈名流主動出資來助大家給元日增添熱鬧的氛圍。
尤其是一些從南邊遷徙過來的豪門望族、商賈名流,不單是借著元日的機會出資為他們提高聲譽,從而也把他們在當地的一些習俗帶到了大宋朝都城燕京城。
勾欄瓦舍里的戲班,幾乎一日不停的唱著百姓們喜歡的戲曲,青樓賭場更是客人絡繹不絕,而從南地來捧場的那些名流商賈、世家豪門,也更愿意在這些煙花場所消費大把大把的銀子,如此既能夠讓他們的聲望在燕京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同樣也可以為他們的商業在第一時間打出一個響亮的名頭來。
各種詩會、各種酒局等等目不暇接的節目,都在這熱鬧的燕京城的每一處角落上演著,甚至就連寬闊的大街上,除了商販們異常活躍之外,就連一些雜耍戲班也是抓住這個機會,來為燕京增添了幾分盛世的熱鬧氣氛。
除了元日這一天是待在燕王府,需要給一些來拜訪的官員等人機會來拜訪外,葉青自初二這天起,便沒有再在府里待過,整日要么是帶著謝道清游走于燕京城的大街小巷,要么便是攜著趙盼兒在那家酒樓看戲聽書。
在遼陽時,趙盼兒這個賣藝不賣身的頭牌,對于青樓楚倌可謂是極為熟悉,所以與葉青兩人游逛時,也會女扮男裝的跟隨著葉青進去一睹熱鬧的景象,不過兩人大部分時間也只是在旁邊安靜的看著旁人。
趙盼兒時不時的會撇撇嘴,或者是一針見血的指出,哪一個客人要被青樓的女子騙了,說什么一看就知道那女子不是真心想要跟那個客人喝酒,但因為實在是沒辦法了,也是為了自己在青樓的地位以及顏面,更是為了能夠給青樓留住客人與錢財,所以才不得不在這個時候放低姿態來應和了,要是平時的話,以趙盼兒的經驗來看,這位客人恐怕還得多花費一些銀子,才能夠得到此女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