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青緊了緊自己的馬尾,錦瑟給他的帽子,他始終不愿意戴,就喜歡光著頭扎著小馬尾招搖過市,哪怕是錦瑟買下來一朵鮮花兒,想要讓他戴在頭上,也被他口里喊著惡心,然后急忙拒絕。
于是如今錦瑟自己腦袋頂上,頂著一朵葉青喊不上名字的鮮花兒,還在那兒臭美呢。
“我是很認真的在問你。”白純明亮的眸子,此刻在路人眼里是很好看,但在葉青眼里,那是要殺人的目光。
“唉你聽沒聽過一句話”葉青無奈的嘆口氣,本不想跟白純抬杠,但奈何嫂子是個死心眼兒啊。
“什么話”白純平靜的問道。
“文人誤國,百無一用是書生。”葉青語氣輕松的看著白純,搖頭晃腦的說道。
“你文人誤國,我看是你不學無術才誤國。”白純想不到葉青竟然張嘴就給天下人扣了這么一頂大帽子,當下有些氣結,咬牙切齒道。
“愛信不信,早晚有一天,或者你這輩子也不會懂我說的話,其實啊,我說的話,比那些酸儒說的話,雖然難聽了一些,但都是經過時間檢驗的。”葉青輕飄飄的說道。
而后也不理會有些發愣的白純,便獨自邁步繼續往前方不遠處,朱熹、陸九淵論道的所在地,西湖十景之一的曲苑風荷處走去。
在葉青看來,南宋原本還可以茍延殘喘幾年,甚至還能繼續再抵擋一陣蒙古的鐵騎,但就是因為文人的一身迂腐風骨,才讓崖山悲劇上演了。
文人最大的特點是什么在葉青看來,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心志不堅,迂腐、執拗、喜鉆牛角尖、小氣、過于剛硬,難以接受失敗的結果。
不論是眼下的朱熹還是陸九淵,被朝廷罷官免職后,就開始變得心灰意冷、無心仕途,而后便一味在學問一途追求另外一種理想。
確定他們在罷官后傳道、講學就是他們最初的理想嗎顯然不是,顯然是經歷了朝堂之上的種種打擊后,在郁郁不得志的情況下,選擇的另外一條人生道路。
當然,誰也不知道哪片云彩有雨,所以一個人成功,也不一定唯有一條道路可走。
但不管如何說,不論是朱熹、還是陸九淵等這些文人,他們在遇到困難、經受挫折時,往往不如湯思退之流,能夠隱忍蟄伏,心堅如鐵,靜待下一次的人生起勢。
如果湯思退也像朱熹、陸九淵之流一樣,在被朝廷罷官免職后,在郁郁不得志時選擇了另外一條路,甚至在朝廷有意召回他們時,竟然拒絕朝廷的相召,那么南宋又會是怎么樣一番光景呢
葉青自從來到南宋之后,就會經常想,特別是崖山之戰,文人陸秀夫攜帶幼帝、連同十數萬人跳海殉國,從而讓華夏第一次在歷史上完全淪陷于外族之手,這件事兒,如果不是文人而是武將,又會是如何呢結局會不會改寫
而同為宋末三杰之一的張世杰,并非是文人出身,但在亡國最后一刻,顯然就要比陸秀夫之流要心志堅硬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