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瑟與紅樓、楊柳二人,看著墨小寶消失,又開始在院子里忙碌著掛起了喜慶的燈籠等事物。
今日花朝節最后一日,也是殿試之日,等一會兒公子回來后,就該是真正的官服加身了,如此一來,公子的官就比當初老爺的官還要大了。
畢竟老爺是中進士后補缺為官的,而公子可是進入了殿試,很有可能是被圣上在大殿之上,直接任個大官、直接就上任的,比起燕小姐的兄長燕慶之公子,還要厲害呢。
提起葉青進入殿試一事兒,錦瑟這幾日一直替白純的心情才能稍微好受一些,跟著紅樓、楊柳一邊忙活一邊念叨著。
殿試是由當今圣上主持的考試,考策問。而參加殿試的是則統稱進士,殿試分三甲錄取。
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第一甲錄取三名,第一名俗稱狀元,第二名俗稱榜眼,第三名俗稱探花,合稱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稱傳臚。
前三甲自然是需要留給當今圣上做幕僚,或者是朝廷的儲備人才,所以這三人可在殿試之后,被授予翰林院編修,等同于參加完公務員考試之后,直接進入了中央機關工作。
而其他人則是需要再經過吏部的考核,而后才有可能分別被授官,各部職員等等,包括知縣一級的以及再低的主簿、縣尉等。
自然,并非是誰都有那么好命,能夠在中進士之后立刻就被任命為官,還需要經過候補、候選等過程,才有可能當上官員,甚至有些人在中了進士之后,還是一輩子都沒有辦法當上官。
白純的父親白秉忠屬于按照常規流程,最后補缺為官,而燕慶之在幸運之余,緊緊候補半年便入官,出了命好外,還要有燕鴻淵私下里花費大把大把的銀子才行。
所以在大宋朝的歷史上,像葉青這種奇葩的為官方式,并不是沒有,而是少之又少,或許也只有史彌遠等有限的幾人,是通過這種操作進入仕途的。
就如同湯思退跟湯鶴溪的安排一樣,想不想當官,想不想入仕,什么時候入仕為官,都可以由湯思退一人說了算,這也是為何志在為官的湯鶴溪,對于入仕并不著急的原因所在。
因為朝堂就像是他們家的一樣,所有的一切,都可以走個過程而后便了事兒。
而葉青如今走的就是這樣鳳毛麟角之下的過程,所以在選德殿之上,他自然是更加的引人注目,甚至連他旁邊的同屆學子,最初看見他時,都不知道他就是今年省試的頭名。
而更令這些學子感到吃驚的是,當他們進入大殿,在殿試還未開始之前,竟然便有朝堂官員走過來向葉青道喜。
更令他們吃驚的是,那些看起來年歲不小,或者是官職很高的官員,在跟葉青這個區區頭名說話的時候,可都是分外的客氣跟尊敬。
甚至是一口一個葉大人的喊著,這樣的場景,讓這些涉世未深的學子們,一個個的瞪大了眼睛,甚至一度懷疑自己的耳朵有毛病了,怎么可能這些朝堂大佬,會一個個喊一個不過省試頭名的士子大人呢
當朝堂左相王淮踏入朝堂,而后也是無視其他官員,徑直走到葉青跟前,跟葉青含笑寒暄之時,學子們瞬間便一個個的石化了表情,內心之中,已經不知道該如何形容這個省試頭名了。
學子們或許可以不認識王淮這個人,但當今左相王淮這幾個字,身為憂國憂民、為朝廷效忠、立志抗金、收復山河的士子們,自然是不可能沒有聽說過的。
看著葉青從容不迫的與王淮寒暄,時不時的兩人還會因為話語,而后放聲大笑幾聲,如同忘年之交一樣,這讓士子們的心里更加是無法理解,更加是充滿了對葉青的好奇。
隨著王淮、梁克家、李道、周必大、蕭振、韓誠如同走馬燈似的過來跟葉青打招呼,葉青旁邊不遠處的士子們,在孤立葉青的同時,內心也早已經麻木不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