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替陛下分憂乃是分內之事兒、人臣之責,豈有委屈可言何況,臣早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只要能夠保我大夏四方安穩,臣又何懼生死”翰道沖一臉熱血忠誠的說道。
“如此朕心甚慰啊。”李仁孝面色沉重的點頭道。
“但臣這邊陛下可以放心。可遼人那邊陛下可千萬大意不得,若是一旦被任得敬。”翰道沖跟在李仁孝的后邊,往書房的門口處走去。
“你放心吧,臣自然是不會輕易放棄遼人的支持,朕之所以今日在遼國公主進宮之時,未讓太子參與,其中原因過些日子你便會明白。朕相信,楚王就算是求見了遼國公主,怕是一時也很難說服遼人支持他立國。”李仁孝站在書房門口,說完后便任由翰道沖離去。
李仁孝心里自然是很清楚,遼國會派遣一位公
主來出使夏國,也可以說一是為了彰顯誠意,二也算是為了迎合和親之名,來避諱任得敬的猜忌。
所以如今任得敬若是也想要以和親的方式,來取得遼人的支持,在李仁孝看來,可能性簡直是微乎其微。
而這也是為何他今日召見遼國公主等人時,并未讓太子參與的原因,畢竟,遼國公主只是打著和親之名而來,事實上的和親之舉,遼人是可有可無的,不一定非要與他們和親才行的。
如同李仁孝猜測的一樣,任得敬以和親之名闖入遼人驛館,得到的雖然不是遼國公主的直言拒絕,但遼國公主那句“本公主已有意中人”,也算是婉拒了任得敬的和親之舉。
“不知道公主的意中人可是我大夏國的太子殿下李純佑”任得敬不死心的問道。
當然,他也需要用這一件事情來判斷,如今的遼人跟夏國皇帝之間,到底已經走到了何種地步,是不是已經達成了什么協議,是不是已經愿意堅定的站在同一立場上了。
不過令任得敬稍感心安的是,當他問完了之后,遼國公主耶律月卻是堅定的搖了搖頭說道“本公主的駙馬,絕不會是貴國的太子殿下,之所以會來貴國和親,也是因為本公主的姑母擔憂我年紀大了,怕會嫁不出去,所以才強迫著我來出使夏國,希望跟夏國修好。”
“那這么說來,承禮公主確實是不打算跟我夏國聯姻了只是不知道是貴國那位才俊,能夠得到公主的青睞”任得敬繼續試探的問道。
“楚王您也不必追問,即便是本公主的姑母問起,本公主都沒有告知,您覺得我會告知您嗎也正是因為此,姑母才覺得我像是在敷衍她,所以我才被迫出使貴國。但本公主可以負責任的告訴楚王,若是有一天本公主出嫁之時,駙馬之人絕不會是貴國的太子。如此回答,楚王應該滿意了吧”耶律月帶著微笑說道。
她哪能不知道,任得敬一副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動機到底是什么,不就是希望能夠弄清楚自己到底來夏國的目的,以及自己是不是跟夏國之間真的已經有
了秘密的婚約之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