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舉兩得
王淮的猶豫是在情理之中,同樣,他對葉青這個年輕人,在內心也是充滿了提防之心跟矛盾。
但如今無論是朝堂之上緊緊涇渭分明,形成他跟韓誠兩家獨大的形勢下,還是說他們要繼續擁護著當今圣上北伐之志的情形下,又讓他不得不重用葉青,不得不把葉青放到淮南東路。
他很想在淮南東路臨陣換將,而且這也是一件對他王淮頗為有利的事情,何況如今葉青對于淮南東路的五路大軍,經過一年的時間后,并未完全掌控。
但他又不得不擔憂,若是把葉青留在臨安,或者是差遣到其他路的話,會給韓誠拉攏葉青的機會。
甚至自己如今想要把葉青從淮南東路調回臨安,或者是其他地方的話,恐怕都會面臨韓誠的阻撓,而后還會以此來拉攏葉青。
這顯然不是王淮愿意看到的,何況以葉青的能力,加上當初出使金國的事跡,也讓王淮打心底里認定,在北伐時,葉青恐怕是唯一一個能夠跟韓侂胄相
抗衡的武將。
而且葉青與虞允文私交甚好,自己的麾下有了葉青這員猛將外,也等同于得到了虞允文的一般支持,如此一來,一旦北伐開始,他王淮能夠得到的政績,必然是會比韓誠要多。
“王大人是在猶豫”葉青直截了當的問道。
沉思之中的王淮微微一愣,隨即以笑容掩飾了下心中的震驚后,笑著道“葉青啊,朝堂之上,圣上不問政事已有月余,而且這樣的情形恐怕還會繼續持續下去。太上皇一事兒對圣上打擊甚大,如今吃齋念佛之余,恐怕短時間內不會處理朝政了。老夫如今想要主導北伐一事兒,便不能有任何的閃失啊,若是一旦北伐失敗,老夫恐怕也會被右相彈劾、御史攻訐,到了那時候,岳將軍當年的北伐之志就會葬送在你我之手,以后想要再次北伐,就不知道會是什么時候了。所以老夫有些緊張,葉青,北伐需一戰必勝,而且還要勝過韓誠之子才行,又得提防他搶奪他路大軍之功勞,所以此事兒老夫不得不慎重行事。”
王淮的眼光很長遠,也很敏銳,如今圣上哀傷
過度、無心朝政,又遲遲不肯下葬趙構的棺槨,這一事兒并非是因為葉青來到這個時代才會如此,而是原本的歷史軌跡便是如此,趙構去逝后,其棺槨被趙昚放了近兩年的時間,在其禪位于太子之前,才下葬的。
而也正是因為趙構的死,使得趙昚從此一蹶不振,無心朝政之余,更是失去了再次北伐的興趣,從而使得朝堂之上更加混亂,身為皇帝的權威也是降到了大宋歷史上的最低點。
短短兩年的朝堂混亂、無人處政的時間,也使得史彌遠、韓侂胄終于趁機,在朝堂之上培養了一批對自己忠心耿耿的臣子,開始把持著朝堂政權。
葉青深知接下來的兩年時間里,朝堂之上只會是烏煙瘴氣一片,君非君、臣非臣,各個利益集團在少了皇帝這個最大的監管者后,都在暗地里擴充著自己的勢力。
他絕不想把自己陷入到這樣的混亂局面之中,成為王淮或者是韓誠手里的一顆棋子,而淮南東路、包括北伐,對于葉青來說,都是最好的躲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