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呢真要與金人打一場會戰不成”辛棄疾消瘦的臉龐,因為盔甲的襯托,此刻顯得是愈發的消瘦跟棱角分明。
“佯攻邳州、濟州,暗中整兵尋找會戰之地,等候金人上鉤。”葉青極為坦誠,對于現在的辛棄疾并沒有保留其他,當然,除了種花家軍這個殺器之外,他能夠告訴辛棄疾的,都已經告訴了辛棄疾。
并非是他不信任辛棄疾,而是種花家軍作為葉青的殺手锏,也是他想要主動跟金人打一場會戰的信心來源。
相比較于淮南東路大軍,在草原上又歷練了兩年的種花家軍,馬背上的功夫絕對不在金國重騎鐵浮屠、輕騎拐子馬之下,何況如今他們的裝備,比起金人還要精良許多。
“那李知孝等人如何安置他們留在此地,必然是會知曉你的動向。”辛棄疾問道。
如此問已經是極為含蓄,此刻他心里也很清楚,隨著金國使臣前往臨安,那么他們淮南東路大軍的位置,也幾乎是被金人掌握了。
所以接下來的每一步,朝廷知道后,便也就意味著金人使臣也知曉了,更甚者便是,很有可能其他金人也會知曉。
“無妨,留著他們跟我在滕州,或者是尋找金人主力便是。”葉青的笑意之中帶著些許的殺氣,這卻是讓辛棄疾多少感到了一絲的欣慰,內心里仿佛在說,當該如此讓他們因戰而消失在人世間。
戰爭并沒有如同后世電視、史書上記載的那般,每一天仿佛都在沙場之上度過,相反的,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積淀,都是在極短的時間內踏下一個腳印后,而后再次利用長時間的積淀準備,為下一次的廝殺做著大量的準備。
葉青很慶幸自己的手下多有能用之人,同樣,也慶幸著到現在為止,李知孝等人并未給他在背后出什么幺蛾子。
當然,這也要歸結于自己對于淮南東路五路大軍的統掌力度,與漸漸隨著北上深入后,自己如今在淮南東路五路大軍的威信在日漸深入人心,葉家軍三字,也因為那衙署上方碩大的旗幟,變得越來越成為
可能。
李知孝、洪遵二人望著那迎風招展的旗幟,心頭一時之間有些五味雜陳,并非是他們不愿意搶功勞,不愿意插手軍伍之事,而是在這小半年的時間里,他們除了在徐州算是遇到了有力的阻擊外,其他城池的攻城之戰,并沒有讓淮南東路大軍費多少的力氣。
如此也讓他們一時之間,難以把自己的手伸向排兵布陣、領兵作戰之上。
何況葉青所統的大軍行動,向來不曾隱瞞過他們,這也讓他們在想要刁難葉青的問題上,處處受制,無法橫加干涉。
如今看到了周端朝的不滿,自然是讓兩人把周端朝當成了救命稻草一樣,從徐州至滕州,不過百余里的路程,糧草便一路上被他們拖在身后隨地丟棄了很多。
從而這也使得葉青在訓斥周端朝時,李知孝跟洪遵,終于能夠名正言順的以懷柔之策,當著眾將領的面,顯示他們溫和、大度的一面來為周端朝脫罪。
但他們并不知曉,自己一路上所丟棄的糧草,
卻被一幫戰馬多的足夠一人獨享兩匹戰馬的羊皮襖大軍給全部撿走了,當然,他們也不知曉,水路上的糧草如今整備待發,只等葉青確定與金人會戰之地后,便秘密運往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