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城對于濟南來說自然是極為重要,但隨著泰安州被宋人占據時,平陵同樣是被宋人在一夜之間攻
破,從而在完顏守道出兵不足十日后,濟南城便陷入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之中。
完顏璟身處德州,如今也不得不撇下近三萬人馬的大軍,而后只帶著不過五千人的親衛,開始快速的向濟南府進發。
并非是只有宋人知道他如今的位置,而他也知道葉青如今的位置,雖然如今完顏守道兵敗生擒一事兒,還沒有傳到他的耳朵里,但隨著葉青進駐泰安后,鎮守濟南府的衛紹王完顏永濟,已經意識到完顏守道敗了,敗給了連戰連捷的宋人葉青。
平陵在被攻取后,衛紹王便不得不立刻派人過黃河迎接完顏璟的大軍,對于如今困守在濟南府的金軍來說,隨著完顏守道的大敗,整個濟南府的守軍已經開始呈現出一片士氣低落的情景來。
即便是他如今每日不停的游走于各個城墻之上,但能夠看到的城防大軍,俱是士氣渙散、神情麻木,甚至還會聽到一些人偷偷在議論著,若是宋人一旦攻城時,自己到底是沖在前頭堅守好,還是躲在后面,時刻準備著棄城而逃好一些
更令衛紹王完顏永濟感到無奈的是,不知道從何時起,濟南城內開始流傳著關于宋軍的形象描述,葉青被描述成了擁有血盆大口、三頭六臂,能夠引雷借雨的神仙人物。
繪聲繪色的流言蜚語中,人們再加入了徐州等城池被攻占時,那西域炮落下時如同轟雷的氣勢與威力,從而使得宋軍成為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天兵天將。
人心惶惶之余,隨著泰安州被葉青占據,城內有趙宋宗室的消息不脛而走后,濟南城內的百姓,也在這個時刻,內心開始出現了極大的動搖。
多年來被金人培養的金國為華夏正統的思維,此刻面臨著崩塌的危險,甚至已經出現了一部分的百姓,開始拖家帶口的要先離開濟南城一段時間。
同樣,既然有第一個想要投奔宋人的百姓,那么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第一百、第一千、一萬的百姓想要身歸宋人之境,于是酒肆、茶館、客棧等地,隨處可見提著包裹領著孩子,或者是想要逃避即將來臨的戰亂,或者是希望成為第一個身歸宋境的濟南
百姓。
完顏永濟、完顏匡,濟南知府鄭贊面對濟南城內越來越惶恐的百姓,一時之間竟是沒有想出一個可行之法來安撫、鎮壓蠢蠢欲動的民心。
雖然想以強硬的手段殺一儆百,但又怕如此一來,會激發更多的百姓之憤,從而給予城外宋人更大的可趁之機。
三人商議來商議去,最終只能是任由風言風語、關于宋軍的強大如天神,金人弱小如螻蟻的流言蜚語繼續走街串巷,而后寄望著他們的太子殿下完顏璟能夠在宋人攻城之前,趕到濟南府,以此來安撫騷亂之中惶恐至極的民心、軍心。
人就是如此,危機感往往不足,往往都抱著極大的僥幸心理,只有當戰爭真正兵臨城下時,才會感到那一絲緊迫跟窒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