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財之道
最是無情帝王家,不理朝政兩年的趙昚,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則是便把葉青,死死的釘在了天下文人士子的對立面。
由此也能看出來,為了禪位于太子以及大宋未來江山社稷的穩固,趙昚的手段也是果斷決絕
魯國公的封號,也等同于是堵死了葉青在朝堂之上的仕途升遷之路,再加上葉青的主動請纓要繼續掌皇城司,所以這一切也如同是兩者之間的交易一樣,給了葉青一個圣賢的封號,但卻并沒有給他能夠參與朝堂政事的權利。
當然,或許在外人眼中,葉青得勝歸來的嘉賞,之所以會如此平淡,恐怕是與那十四道圣旨有關,雖然朝廷沒有明著追究葉青抗旨不尊的罪名,但賜封葉青為魯國公,卻不給予朝堂實權的做法,就像是圣上對他的懲治一樣。
賞罰看似分明,但在朝堂官員的眼中,葉青這一次只是得到了一個魯國公的封號,雖說是足以光宗
耀祖,但并無實權的升遷,以及重掌皇城司這樣不登大雅之堂的差遣,還是讓眾人覺得,圣上或者是朝廷,對于葉青的不世之功,看的并不是太重,若不然的話,就不會如同羞辱似的,還讓葉青再任皇城司統領了。
同樣,知道葉青跟朱熹之間有瓜葛的人很多,所以其封號為魯國公,更是被其他人看作,這是朝廷要借朱熹等文人士子的筆,來討伐、施加壓力于葉青。
史彌遠的心情從葉青回到臨安的第一天時還顯得有些沉重,但隨著朝廷對于葉青的嘉賞頒布后,史彌遠的心情則是就變得輕松跟愉悅了。
原本以為,經過這長達兩年的北伐之戰,葉青又取得了北地四路的疆域歸宋,不管朝廷是否追究葉青抗旨不尊的事情,葉青在朝堂之上,都應該有了跟他平起平坐的實力跟機會。
但朝廷的一系列舉動下來,葉青除了爵位晉升以外,竟然只是重掌一個廢棄近一年的皇城司,而后朝廷對于葉青的賞賜便再無下文。
在趙構死了近兩年的時間里,史浩依然是堅挺的活著,只是經過上一次臨安的動亂后,史浩出門的機會則是少之又少,一個月甚至不會出門一趟,平日里便是一直呆在府里,致使除了史府里的人,以及其他一些被史家拉攏的朝廷官員外,很多人甚至都忘記了史浩的存在。
白發蒼蒼、老眼昏花、行動遲緩的史浩,每次看到他的時候,總覺得他不會撐過這一個月,但一個月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史浩依然還是堅挺的活著。
聽著史彌遠說著朝廷對于葉青的賞賜一事兒,史浩那渾濁的目光閃過一絲冷笑與幸災樂禍,但很快就又變得嚴肅威嚴了起來。
“拿北地四路的地圖來。”史浩沙啞蒼老的聲音無力而虛弱。
史彌遠雖不懂史浩要干什么,但還是依言親自拿來地圖,緩緩在史浩跟前的案幾上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