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
呂祖簡自兩年多前在信王府受傷后,雖然依然還擔任著大理寺卿一職,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三百六十天都不曾再前往過大理寺辦差。
而隨著葉青、洪遵等人的出走,左右少卿也在那個時候變成了孟宗政、扈再興兩人來擔任。
如同葉青現如今的親兵部將賈涉一樣,孟宗政也是一個父靠子興的典型代表。
提及孟宗政或許知曉的人不多,只知道他的父親同是岳飛當年手下的一員大將,但提及他的兒子孟珙,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大理寺如同是一個專門為那些名將設的一個武轉文的平臺一樣,從虞允文到葉青,再到如今的孟宗政、扈再興,無一例外的,這幾個人都是武將,但都曾被剝奪過軍權,而后轉任大理寺文官差遣的過程。
孟宗政、扈再興,如今兩人便是任差遣于大理
寺的左右少卿,在呂祖簡不在的這些時日里,一直都是有兩人來主持大理寺的所有事情。
而且兩人或許是因為同為武將,又是相差不過半年到達大理寺的緣故,使得兩人倒是頗為親近,關系在這兩年里也是變得極其要好。
梁興把這兩個人帶到皇城司的時候,葉青也剛剛看完兩人的一切資料,以及潑李三、老劉頭給他的信件。
內容很簡單,毫無疑問,那就是在這個朝堂將要舊貌換新顏的時刻,呂祖簡顯然是不能夠繼續擔任大理寺卿的差遣,而他們向葉青推舉,或者是下了死命令的,便是讓葉青保這兩人的其中一個任大理寺卿。
比起葉青對于君臣之道的“膚淺”來武將,包括是如今坐在葉青眼前的孟宗政、扈再興二人,都對君臣之道有著深入骨髓的認知與遵從,所以這也是桎梏著他們,即便是對朝廷不滿,但他們的內心深處,
對于皇權依舊是忠心不二。
朝堂同僚間的斗爭顯然與謀逆、造反無法相提并論,所以在他們看來,葉青當初的抗旨不尊,更多是的在向岳飛致敬,而事實也證明,抗旨不尊帶來的效果可謂是顯而易見,北地四路的收復,也讓葉青在一眾仕途不甚得意的武將之間,有了較大的影響力。
甚至是相比于如今可以稱得上將門的韓家來,葉青獨自一人的影響力,已經是漸漸的不遑多讓。
所以如同史彌遠昨日所言,朝堂之上關于北地四路如同雞肋的爭論,孟宗政、扈再興,即便不是有求于葉青,他們也會在朝堂之上,站在武將的立場上,來為葉青說話。
不過對于這些,葉青并不是很有興趣知道,對于他來說,過程永遠都是枯燥無味的,他更看重的是,朝堂之上以后會因為王淮的言論得到什么樣兒的結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