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葉青就沒有私心當年你北上遼國時,難道就沒有預料到后果的嚴重朝堂終究是法理之地,你葉青為了一己之私,也當該承受這些后果才是。關山一戰朕對不住你,但朕也有苦衷啊,朕并非是針對你葉青,而是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才迫不得已。如今你葉青帶兵回到臨安,可顧及過朝廷的顏面可顧及皇家、宗室、天下百姓如何看你葉青”趙昚的目光,只是偶爾快速的掃過葉青那斑白的雙鬢,但他也絕不會像皇太后那般有著女子的好奇心,而問出口。
“臣生是我大宋之臣、死是我大宋之鬼,北上遼國前,臣只記得,太上皇您帶臣前往高宗皇帝差遣臣為皇城司副統領時,所在的點將臺處囑托臣的話語,臣一直謹記在心,絲毫不敢忘記當該以江山社稷為重,當該替太上皇、圣上守好邊疆,不讓金人再南下一步。臣。”葉青抬頭,看著太上皇趙昚頓了下后心一沉道“臣不想做岳飛第二。”
趙昚在聽到葉青所說的不想做岳飛第二后,眉頭不由的緊皺了下,而后則是默默嘆了口氣。
當年他則是為了北伐,而后趁機為岳飛平反,希望以此來安撫、支持各個武將,站在他趙昚的角度,那時候為岳飛平反,無疑于對他有著極大的利益,更能夠在短時間內,穩固他的皇位,增加朝堂之上的威信。
所以那時候,只要他趙昚所做的事情能夠有利于北伐這個目標,能夠有利于將士軍心的提升與穩固,那么于他而言,都是對的事情。
但如今葉青所做的顯然已經超乎了他所預料的范疇,隨著金人越發難以南下,而鎮守北地的葉青,儼然已經成了一個盤踞于北地的實質梟雄,這讓他趙昚也不得不擔心,有朝一日葉青會不會危及到趙宋的江山社稷。
所以在金人已經無法構成威脅,大部分的疆域已經被收回后,立刻剝奪掉葉青手里的權力與在軍中的威望,才符合趙宋宗室的利益。
何況朝廷也是如此做了,關山一戰只要葉青戰死,那么虞允文、辛棄疾完全可以暫時完美的替代葉青,為大宋守好邊疆,不使金人來犯。
如此只要過上幾年,在平穩過渡中,從朝堂之上尋找其他官員來代替虞允文、辛棄疾,從而從根本上鏟除葉青所遺留下來的一切影響,最終便可以在趙昚預料的十年之內,不光是收復失地,而且還能夠消除葉青在北地的威望與影響力,從而使得朝廷真正的能夠吏治北地各路。
計劃內的所有一切,都只需要一個簡單的前提,那就是葉青必須站死于關山。
所以趙昚根本不在乎在葉青北上遼國時,能夠享有的最大權利,以及對北地最大限度的控制,如同獨立于朝廷之外的藩王一般。
若想要毀滅一個人,必先讓其瘋狂,讓其膨脹,所以趙昚十分愿意給予葉青更大的權利與在北地吏治的高度自由,便是相信,總有一天,葉青終究是會迷失在自己野心跟權利之中。
趙昚相信,不管是哪一個臣子,在走到葉青今時今日的地位時,都會陷入到權臣該有的膨脹、飄飄然的感覺當中,都會意氣風發到狂妄自大、驕橫跋扈的地步才對。
不管是站在趙昚這個統治者的高度,還是站在葉青這個權臣的角度,都從來不會相信,這世上會有天然的忠誠存在,到了他們如今的高
度,忠誠在他們眼里,往往都與利益有著極深極密的關聯,從來不是一種單獨存于世的信念。
所以趙昚也決計不會相信葉青對于趙宋宗室的忠誠,可葉青的一舉一動又完全超乎了他的預料,即便是手中握著如同藩王一般大的權利,但也并沒有使葉青迷失在野心跟權利之上。
相反的,朝廷跟自己對葉青的刻意放縱,則完全成了養虎為患的一招臭棋,使得現在葉青如同趙宋身上的一個毒瘤,想去都沒辦法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