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府經隴城兵營,而后源源不斷的的被送入到了長寧驛內。
紹熙四年五月二十四日,比葉青、虞允文、劉克師三人估計的時間晚了整整二十日后,固關終于打開營門,李橫手里的三千野戰營精銳,以及三千營的三千兵力,率先進入夏國境內。
紹熙四年五月二十五日,行動遲緩的李橫率領六千兵力,日行不過五十里地之后,便碰見了前來迎接他的蘇道。
當然,與其說是迎接,不如說是還帶著一絲的警惕提防,于是原本想要不動一兵一卒便到達中衛的李橫,不得不在景泰縣停留了下來,而后不得寸步前行。
由關山出發入夏,向北便可由景泰、中衛等地直達興慶府,而若是南下,便可經會州、金城而入蘭州,直直向西則便可直接進入河西走廊,經涼州、金州、甘州、肅州以及玉門、沙洲,直達夏國與遼接壤的西平府。
而于葉青而言,唯有在拿下中衛、蘭州涼州三地外,而后加上關山,就等于形成了一個可攻可守的勢力圈,從而便可以把夏人置于更北端,也是赫赫有名的草原與沙漠并存的阿拉善。
自然,這其中必然是要以攻涼州為首的河西走廊七州為主,如此一來,只要占據了河西走廊,那么第一階段的戰事,就算是取得了完勝,而后也等同于是完整了大半目的。
至于接下來是否要繼續北征興慶府,徹底把夏人感到草原跟荒漠之中,葉青并不打算如此做下去,反而打算留給蒙古人自己去消化。
至于葉青為何會如此看重中衛此地,不管是劉克師還是虞允文,抑或是奉命要拿下中衛的李橫,卻俱是一頭霧水,不知道為何中衛在葉青心里,竟然比興慶府還要重要上幾分。
而葉青卻是知道,興慶府等地即便是在此時,面對草原上的蒙古人時,已然是屬于無險可守,所以蒙古人在侵夏之時,由北向南,自然是能夠勢如破竹。
而當蒙古人攻到了既有城池為關,又有山巒為卡的復雜地形時,其攻城略地的速度瞬間便是變成了龜速,以至于鐵木真最終于中衛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
在無險可守、一望無際的草原、沙漠上,鐵木真或許是可怕,甚至是無敵的存在,但若是在有城池的這些人為的關卡下,蒙古人兵力上的弊端就會顯現無疑。
能夠橫掃歐亞的他們固然是武力強悍,在西征的過程中自然也攻城拔寨過,但當跟宋廷陷入膠著狀態時,蒙古人花費的時間,則是遠遠超過了他們征戰其他地方的時間總和。
紹熙四年五月二十七日,當虞允文剛剛到達會州,還未抵達距離蘭州最近的金城時,田琳、鐘蠶所率領的四萬大軍,便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在寅時如同天兵一般,兵臨會州城下。
而與此同時,大散關的光華軍統領恒嶠,率領其麾下的不到兩萬兵力,則是直指蘭州城而來。